(修)5月日万活动(9)(5 / 6)

了不少意见,不过到毓慧堂这边儿,崔、文二人也只能是跟着瞧个热闹。

等葛歌提完一圈意见后,一直在旁边留心听着的崔永濂也对务实聪慧、心细如尘的小姑娘越发欣赏这华新村得是如何的风水这般养人明明也是个穷乡僻壤,却养出的这么一个既聪慧有加,又脚踏实地、事事考虑周全得叫人挑不出一丝错处的小姑娘来。

若生为男儿身,有这般韬略长材,指不定真能建功立业一番,只可惜是个女儿身,大业国百年前出现过他家先祖一任女将军后便再无女子为官之例。

“崔先生可是有何要补充的”不知崔永濂心中想什么的葛歌与王二说完话,一扭头见他一副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以为他是对自己方才提出的规划有什么意见“崔先生不妨直言。”

崔永濂见她一副虚心听教的态度,胸间烦闷一扫而空,就算对方是女子,可有这般心性格局的女子,也算得上是世所罕见,寻常农户里,谁能弄出个这般大的学堂,甚至连村里的女孩子都全都纳入教育范围,如今虽说不成,可只等来日朝堂清明,世态安稳,想来葛歌真能创造一番成绩也未可知。

“无事,不过想到了一些事儿。”

见他说没意见,葛歌又转向文三,文三也摇摇头应道“葛里正规划得极好,文某再无锦上添花之能了。”

收集完甲方意见的王二带着弟兄们继续开工,花出去的钱如流水一般,闸都闸不住。不过葛歌也没有坐吃山空,葛家菌铺的生意如今越发好,菇房的规模亟需继续扩大。

扩大规模不难,葛歌手里如今银钱也够用,不够的是人。

现如今满村里十四岁以上的劳动力,统共有五十七人都在葛家做事菇房的、菇田的、菌类加工工坊的、日常打理照料栗子树的、给云州城及云家集送货的,每个人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再无之术。

“要不就买些家仆回来用便是,左右葛里正家里事忙,倒不如买几个年富力强的回来,看家护院也成,干把子力气活也不错。”文宁氏捻着针在发髻上蹭了好几下,慢悠悠地与坐在王家小院里的葛歌说着话。

虽然文家如今已搬进了自己的新家,不过她们一日三顿都在王家吃饭,文宁氏每日就给女孩子们上一节女红课,平日里也闲得很,时常到王家来与王赵氏做做针线活儿,说说话,打发日子倒也是好的。

原来是葛歌打算继续扩大菌类生产线的工作,来找文宁氏取取经,毕竟这村里真正见过大世面的可就文宁氏独一个啊

文宁氏手指灵巧,针线上下翻飞几下,便勾勒出一朵花儿的形状,想了想又补充道“所谓术业有专攻,不是说咱们村里人不好,只是村里如今在您手底下做事儿的人多,您这又是大忙人,倒不如再多请一两个管事的,一是帮着打理庶务,管人管事儿也能顺畅些;二是小里正您也能轻松不少。”

这层葛歌还真是没想到过,她之前一直想着慢慢培养村里的人,总有堪用的,如今听文宁氏这般一说,倒也觉得在理,不过想了想,又有旁的顾虑“请管事倒不是说不成,只是这贸贸然请个外人来管村里人,就怕大家伙不服。”

“若是连一群在土里刨食的老百姓都收服不了,那就说明这管事是没本事的,收服人心是第一关,难不成这满村里的人打从一开始就对小里正您言听计从吗”文宁氏那双周围长了许多细纹的双眼含着笑,目光淡淡落在葛歌身上。小姑娘是很好,不过还是年轻不经事儿,若能寻得厉害的管事多带带她,也能成长得更快些。

说到这,文宁氏想起自家的过往,忍不住又多点了一句“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最要紧的是对主家的忠心,若无忠心,就是再能干,指不定哪日就在背后捅你一刀。”

瞧着文宁氏目光肉眼可见地变化,葛歌知她这是想起文家旧事,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对方,毕竟是丧夫丧子之痛,旁人不痛不痒的安慰不仅没用,还要叫对方勉强来回应多谢你。最后只是道了声谢。

不过文宁氏的话也叫葛歌有了新的认识她确实该培养一批只属于自己的人来,虽说如今村里大家伙儿也都算得上忠心,可人性善变,如今没有利益冲突就一切都好说,可若是来日遇着什么事儿,双方利益不同了呢

再者说,就是村里人对她没二心,那若是再来一回强盗进村这样的事儿,自己若不在村中,村里那几条狗顶多能制得住两三人,那又顶什么用全村人一样是要遭殃。如此想来,挑些个能干能打的人回来,倒也是件要紧的事儿。

葛歌素来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第二日一早,带着王小茹、春梅二人,往州府云州城去了。

到了云州城,葛歌三人先去了葛家菌铺,这驴车才入景阳巷口,便远远瞧见自家铺子门口那客人往来不绝的,生意极好。

“您老放心,等东家把银耳子送来,我一准儿给您老带消息。”黄友仁笑呵呵地送着一位穿着打扮不俗的老人家出来,对那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言语间颇为尊敬“陈老您慢走。”

陈老先生早年间是云州城最有名的书院鹿山书院山长,虽说早几年已退位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