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5月日万活动(9)(6 / 6)

,可陈老先生在云州城中也算得上桃李遍地,不说远的,就是黄友仁自己十来岁时也在鹿山学院读过两年书,也算得上是陈老先生的门生。

才送走陈老先生,黄友仁便瞧见驾着驴车到店门口的葛歌了,连忙招手叫小伙计出来牵好驴车,自己则笑呵呵地迎前去“东家今儿来可是有要紧事要办啊”

素日里都是旁人送菌子来,东家只是每月月中、月末固定来一次,如今不是月中月末的,想来是有要事办的。

“是有些事,顺道带些碎银耳子过来。”葛歌示意春梅将提了一路盖了层细棉帕子的大竹篮递过去给黄友仁。

碎银耳品相虽不如整朵的银耳,可也是商家食肆最青睐的价钱比整朵银耳子便宜,可炖好上桌后味道、功效却不会有一丝差距,一样能卖出好价钱来。是以如今葛家菌铺里,碎银耳子与香菇、平菇三样可以称得上是销售前三名。

“方子你快去追前边儿陈府的马车回来”黄管事接过那一整篮子碎银耳,欢喜地拍了拍双手,招另一个伙计去追才刚走出景阳巷的陈府马车。

等林方去追马车了,黄管事才笑呵呵地引葛歌等人往铺子里进,边走还边跟主家解释“陈老山长来寻了好几趟,都没买到银耳子,说是咱们这儿的银耳子对陈老夫人的身子有大益处,东家是不晓得,如今咱们铺子的银耳子在云州城可是无人不知,这但凡有说要吃银耳子的,就连医馆的老大夫都对咱们的货赞不绝口呢”

“陈老山长”示意王小茹与春梅帮着小伙计招呼客人,葛歌与将银耳子放好的黄友仁则往铺子中隔出来的一间小茶室里去。听黄友仁一口一个老山长的,葛歌便好奇地多问了句。

“主家您不是咱们云州城本地人,怕是不晓得,这陈老山长原是咱们云州城最有名的鹿山书院山长,早些年因着年岁大了,才从山长之位退下来,不说旁的,就是咱们这知州大人见着陈老山长,那也是要给三分薄面的”

说起云州城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陈老先生,黄友仁言语中尽是推崇之意“那鹿山学院创办至今已有五六十年,那什么状元榜眼探花的,少说也有七八个,可是厉害得很”

俩人才说着话,外头王小茹就来敲门了“哥儿,有位陈老先生说来取银耳子。”

一说是陈老先生回来了,黄友仁立时站起来,见主家还在,也不敢先走,侧身拱手让主家先走,自己再连忙跟上。

“掌柜的,可是有银耳子到了”陈老先生今年已过六十,虽当了一辈子山长,桃李满门,可却也是个清贫惯了的,家中只有车夫、仆人四五人,平日里也是有仆人出来跑腿,这回他自己前来,也是为着这两分面子,想早些买到银耳子。

是以方才那小伙计追上来说有银耳子了,他也是想都不想就叫车夫掉头回来。

葛歌随手抓了把碎银耳给陈老先生看,言语间颇为恭敬“陈老先生,这回送来的银耳子虽说品相是差了些,但效用相同,若是自己家里食用,倒也无妨,您以为呢”

见这后生虽然年岁小,但眉眼间却有几分气度,又瞧了眼垂手站在一旁的黄掌柜,活了六十几年的陈老先生哪里看不出来这后生应当才是铺子的主事者,颔首笑道“小子说得不错,如此便劳烦你给老朽装上一份吧。”

“林方,给陈老先生装上两份。”葛歌笑吟吟地吩咐道,林方动作也快,片刻就用油纸装好两包加起来少说有三四两沉的干银耳子递过来“东家。”

“小子这是何意”陈老先生虽着急要寻得银耳子,可也不想欠下个人情“既然贵店有规矩,按规矩来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男主不走是有原因哒

以下是预收文宣传时间

接档文穿越后我要赡养十四位母亲,文案二如下

刚成为寡妇们的古门十四氏发现,自打女儿大姑娘大病一场后,许是烧坏了娇滴滴的脑子,具体证据如下

从前一只小虫子都吓得花容失色的大姑娘,前儿面不改色挥着扫把打死逃窜大肥耗子一只

从前小鸟食儿分量的大姑娘,昨儿端着海碗疯狂扒拉,一顿吃掉一大碗粗粮饭

从前只有人骗她没有她骗人的大姑娘,今儿竟然在她前未婚夫与反目成仇的昔日闺中密友身上榨出了一大笔银子

还美其名曰什么青春损失费

完全变了样的大姑娘吓得十四位娘亲以为她中邪,战战兢兢要去请大师来驱邪。

驱邪过后被烟雾缭绕的大姑娘沧桑地吐出一口烟雾“这大概就是小棉袄长成军大衣的必经之路吧”

众娘欣慰长大了好啊懂事了

可是,为何长大了要她们去接客还要她们嫁人说好的生是你古家的人,死是你古家的鬼呢不嫁不嫁

后来的后来,成为元嘉国远近驰名的第一女首富的古月瑶在接受京城小报采访时,遥想当年嚎哭不已的娘们“这要多谢我十四位娘亲对我的鼓励、支持。以及我十三位入赘后爹的关爱有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