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红历十一年 狐裘,时运,破圈扬名(2 / 6)

[红楼]官高爵显 般柴 14580 字 11个月前

的豪奴还冲进去硬扒衣裳,掌柜娘子阻拦,被推倒在地上摔破了头,那掌柜的为了自家生意,敢怒不敢言,这大正月里的丧子有伤妻,自己也挨了一顿打,别提多惨了”

石家的小厮仆随主性,也是“嫉恶如仇”的性子,对王家的跋扈行径十分不满。

贾寰也大无语。

人家的儿子都已经死了,狐裘裹尸了,还要撬棺扒衣裳强夺

这样一件耸人听闻的恶事,“祸头子”是王家,但狐裘最终穿在了贾寰身上。

他也卷进了风暴眼。

来日有人弹劾王家“纵奴行凶”,他的名字必然会出现在一本本弹劾奏折上。

这样的“品牌露出”,对贾寰半点好处都没有。

他现在是明满京城的“神童”,未来的二甲进士,前途远大,名字岂能跟一堆恶事、祸事、丑闻连在一起

一旦被“吃瓜群众”形成刻板印象,想要扭转风评何其难

必须从源头上撇清

贾寰立刻带着狐裘去找贾政,细细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主动替王子腾夫人洗白

“舅太太想必是被家中的刁奴欺蒙了,并不知内情”

贾政慌得一批,捋须捋得飞快,问贾寰能不能“大事化小”

“你舅母一片慈心,并无害你之意,你勿要听你姨娘挑唆,此事万万不可闹大”

贾寰叹气“老爷莫非以为,是孩儿想闹大此事孩儿已经被卷进这桩丑闻,巴不得小事化无事情虽然是舅太太闹起来的,却牵连到了贾家,且已传扬开,老爷要提防京中言官、御史弹劾,一旦闹到御前,贾家内宅也会卷进来,咱们太太不但是官夫人,还是大姐姐的生母,大姐姐在宫中正当红,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她,她不能出任何差错”

道理贾政全都懂,但他拿不出应对之策,急得团团乱转。

贾寰给他出主意

“老爷稍安勿躁,此事尚有转圜余地,咱们先派赖大去一趟皮货掌柜家,问清楚当日细情,果真跟石家打听得一致,就赔礼、赔银子,把狐裘也还给他们,再让铁槛寺派僧人去做一场超度法事,让亡者安息,还有掌柜娘子的伤,据说是摔破了头,这伤可大可小,得请咱们府上相熟的大夫去诊治,万一有人想陷害王家、贾家,或者那个大掌柜有什么坏心思,让她来个伤重不治闹出了人命,事情更麻烦。”

贾政唬得面色枯白。

一件狐裘而已,居然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

事情已经发生了,懊恼无益,只能尽量hod住局面。

他按贾寰给出的步骤一一执行。

傍晚的时候,终于搞定了

皮货掌柜千恩万谢,收回了那件狐裘。

他娘子脑后的伤虽重,并不致命,他也没有趁机“杀妻讹诈”的意图。

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当日闯门撬棺的王家豪奴身上。

无论事后如何找补,都是亡羊补牢,抹不掉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王家依旧有可能被对家揪住这个错处弹劾,但贾家已经把自己摘出来了,可以站在干岸上看戏了。

贾政长吁一口气。

看看天色不早,他带着贾寰一起去贾母院中。

外头的事解决了,家里的事还没完。

狐裘的原主人,是个夭殇的半大孩子。

传闻中这种小鬼的怨气最大,平白抢了他的衣裳,伤了他的爹娘,他能善罢甘休

贾寰这两日穿着狐裘满府里走,把“怨气”和“晦气”四下散播,不知道的时候无所谓,知道了谁不膈应

万一府里有刁奴造谣,乱说撞见了小鬼脏东西,阖府都不得安宁。

防患于未然,得请僧道来府里做一场法事,“驱邪禳灾”。

大正月里做祈福法事的人家不少,贾家安排一场,并不显眼。

贾母对此没有异议,只是不满王子腾夫人的行为

“都说舅太太治家严厉,如今看来也有限得很,给环哥儿办一件雪褂子就闹出这么多事”

贾母边说边看了一眼王夫人,叮嘱她

“似这样的小事,日后都在咱们府上安排吧,不必麻烦舅太太那边了。”

王夫人忍气应了。

娘家嫂子“置办”狐裘的方式,她乍然听到也是惊呆了。

派周瑞家的回娘家去问,给的说法跟贾寰编的一样,都咬定是被“刁奴”欺蒙了。

究竟是不是,只有娘家嫂子自己心里清楚。

那几个闯祸背锅的豪奴,都已经被打了板子撵到庄子上。

白折腾了一场,贾寰依旧是没有雪氅穿的“小冻猫子”。

阖府都觉得不妥当,都帮不上忙。

如果贾寰不是八岁,是十八岁,贾母可以赏他“雀金裘”、“凫靥裘”。

“老封君”的库房里琳琅满目,好东西多得很,就缺八岁孩童的衣裳。

王夫人那里,纵然有,也都是宝玉的旧物,她不能也不敢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