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2 / 4)

嫁东宫 椒盐小甜饼 7993 字 9个月前

唇齿交缠间,她的面颊渐红,呼吸也渐渐变得紊乱。

而容隐停留在她颈间与腰间的手那般炽热。

像是要隔着衣料将她的肌肤烫红。

江萤呼吸微颤。

搭在容隐肩上的手指蜷起又松开,最后绵软地垂落在他的身侧。

可就是这般情动的时候。

江萤不知为何却想起容澈在观云台上威胁她的话。

回去后,不许去找容隐求欢。

旖旎的氛围被打破。

江萤慌乱地拿指尖抵住容隐的胸膛。

容隐短暂地松开她。

“般般”他启唇唤她的小字,带着点淡淡的问询意味。

江萤脸颊愈红。

意识到自己的举动突兀,都有些不敢看他。

也不敢做接下来的事。

毕竟那是容澈清晨时才说的话。

离如今都不到两个时辰。

若是她现在就明目张胆地违背,等到入夜后容澈定然不会放过她。

但这样的话毕竟难以启齿。

江萤支吾半晌,还是红着脸蚊蚋般道“殿、殿下可否改日”

容隐很轻地笑了声。

“般般。”他道“过几日便是皇祖母的忌辰。这几日本就要斋戒沐浴。有些事,也并不合宜。”

江萤的脸颊霎时红透。

她窘迫地从容隐的身上下来,提裙匆匆走向廊上“皇祖母的忌辰要早些准备。臣妾去找繁缕姑姑商量。”

容隐薄唇轻抬。

就这般抬步跟在她身后。

也并未提醒她走错了方向。

永州城里金乌高悬的时候。

凤仪殿中亦收到容隐此前送回的木匣。

匣中子母佩犹在。

放在玉佩旁的,则是容隐的手书。

儿臣近来翻阅古籍,见此诗作颇有感触。特此誊抄,与母后共赏。

姜皇后亲自将那张诗笺执起。

见是唐朝的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姜皇后视线微凝,良久后方启唇道“是章怀太子李贤书与武后的诗。”

青琅站在她的身旁,正替她更换着熏炉里的檀香。

闻言便放下手里的香饼恭顺道“奴婢不懂诗词,不知其中有何深意。”

“若单从诗中看,是在告知本宫,有些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姜皇后将手中的诗笺放下,语声淡得听不出什么情绪“这首诗并无什么特别。倒是写这首诗的章怀太子本人值得琢磨。”

“章怀太子,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后之子。在其兄死后被立为太子。在监国后因与武后政见不合而母子离心。之后则因私藏盔甲之事被废流放。最终被武后遣来的酷吏丘神勣逼杀。”

话音落尽。

青琅低头不敢接话。

凤仪殿里陷入长久的静默。

姜皇后捻过腕间戴着的佛珠,眼底思绪晦暗不明。

并不止这些。

还有几句她未说出口。

有野史记载,章怀太子与武后离心并非只因政见不合。

当年宫中曾经蜚语流传,章怀太子并非武后所出。

而是武后的族姐,韩国夫人之子。

姜皇后眉心微皱。

她重新执起那张诗笺,在看过几次后,终是将其放在熏炉之中。

烈焰燃起。

这封诗笺无声无息地燃成灰烬。

姜皇后微阖了阖眼。

再抬起眼帘的时候,那双凤眼里已没有半分犹豫。

“陛下的龙体愈发不好。”她捻转着腕间戴着的

佛珠“青琅,你替本宫将书信都送出去。”

“尤其是到边关那封,务必令人快马加鞭,万寿节前必须送到铮儿手中。”

姜皇后的信使离开长安时。

永州城里的天幕也渐渐暗下。

如江萤清晨时所预料的那般,今夜的永州城里确有一场大雨。

眼见着天色阴沉,江萤便早早地吩咐宫娥们将晒在外头的东西收都拣进来。

等到黄昏后风雨大作的时候,江萤便也安心地窝在厢房里写着祭祀要用的清单。

刚写完前两张纸,厢房的槅扇便陡然被人推开。

是容澈自外间回来。

窗外的水风随着他的步履卷入。

令江萤急忙拿镇纸压住还未晾好墨的宣纸。

“殿下等等。”她转过脸来“大抵还有两三页要写。等臣妾写完了一起拿给殿下”

她的话还未说完,便对上容澈晦暗的视线。

“孤不是说过,回来后不许去找容隐求欢”他抬手攥起她的下颌“你又将孤的话当做耳旁风”

江萤微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