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一副武将打扮,说话间却又有着文官的温和疏离,显然是一个儒将。
考生中有不少人悄悄抬起了眼,好奇地看向那个中年人。
那太监总管和蔼的笑了笑,和和气气地开了口“正送考生出去呢,云统领怎么这会子才回来给陛下好等”
听到这话,有不少考生担忧地看向了那个中年人。
然而那中年人面色却没变,语气也很轻松“还不是事情难办不过好在已经解决了。”
那太监挥了挥手中的拂尘“解决了就好,对了,再过五天是是唉,陛下要出城祭奠,统领可要让御林军做好准备。”
听完这番话,那被称呼为“云统领”的男人皱了皱眉,情绪也一下子低落了下来“我记着呢,公公放心就好,也转告宁将军他们放心,一切有我准备。”
“有劳统领费心。”那太监拱了拱手,二人这才相互告辞。
直到出了宫门,那太监总管也走远了。刚刚鸦雀无声的考生们这才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刚刚那是哪位大人啊”
“虽然没见过,但听那位公公唤他云统领。想来应该是御林军的统领,云帆大人。”
“云大人这个姓确是少见”
“云大人本不姓云的,据说是辰王也就是禾太傅给取的名”
“听说云大人和陛下的本事,都是禾太傅教授的”
“喂喂喂,你说这话就不担心祸从口出”
“这我还真不担心,否则陛下怎么会给禾太傅封王还用了辰字陛下自己都认可的事情,我们说说也没事”
晏河清听着众人的叽叽喳喳,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高耸威武的宫门。他听过很多关于禾清的传说,民间总是擅长塑造神乎其神的故事。
更何况本就是帝王的引路者,王朝的奠基石,战神的救命恩人的禾清呢。
但是晏河清却在来到京城之后,却莫名觉得禾清这个名字并没有闪耀着神通广大的光环,而是总是蒙着一层忧愁悲伤的薄纱。
“陛下,这是今年的十份佳卷,请您为他们排名。” 文熙恭敬地将阅卷官挑出来的佳卷奉到姜瑜面前。
姜瑜接过卷子,仔细地翻阅着。约莫过了两柱香的时间,他招手示意文熙上前“朕排好次序了,你且把糊名去了。朕再看看这个名次排的合不合适。”
“是。”文熙不敢大意,立刻开始拆除试卷上的糊名。
“一甲第十”
“一甲第九”
姜瑜一边检查着二甲的名单,一边听着文熙的报告。
“”
“一甲第三,晏河清,西北信林人士”
姜瑜握着名单的手突然一抖,险些将名单的边角给捏碎“什么”
文熙又重复了一遍,然后略带犹豫地补充道“陛下,这晏河清的名字倒是好,正是海晏河清的意思。”
姜瑜的情绪这才恢复了正常,他微微点了点头“他是西北信林人今年什么岁数”
文熙飞快地翻着自己手中的资料,然后做出了回答“回陛下的话,他今年虚岁24。”
“二十四倒是巧得很,是朕登基那年生的”姜瑜随口一说。
文熙却扭捏了起来,半天才说到“正是巧,他生日正是五日后呢。”
姜瑜捏着毛笔的手停住了动作,墨汁滴落到了宣纸上,最后喃喃自语道“这地点这时间若不是朕不信什么因果轮回,怕是都要觉得是他回来了”
文熙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才打断了姜瑜的沉思“陛下觉着这名次”
姜瑜这才回过神,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到“第三探花也好,想来确实有点缘分不必更换,定下吧。”
“是。”文熙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这次你亲自去送,甄府还是不收”姜瑜放下了手中的名单和卷子,重新开启了一个话题。
文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甄老说他没脸收”
姜瑜低下了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罢了,甄翦倔起来也真是没法。他这病只能冷莲治,你把冷莲磨成粉,然后隔几天以宁将军的名义送过去,只说是人参粉好了。”
文熙点了点头。
姜瑜站了起来,对文熙说到“五日后朕要出京,去祭奠老师。去年才大肆操办过,今年便简朴些。一甲前三名随行,其他官员就不必来了,钱也从朕私库里出。”
“陛下圣明。”
晏河清确实没怎么见过大世面,能进入一甲已经是意外之喜,更惊喜的是他居然是一甲第三
探花郎
直到打马游街过后,他心中依旧激情澎湃,走路都飘飘忽忽的。
所以在贺正这个传旨公公来传旨的时候,他直接呆在了原地。
还好他在进京的时候雇了个小厮跟随,那小厮也是个机灵的,连忙上前扶着晏河清跪下,而后又掏碎银子塞给传旨公公“公公别见怪”
晏河清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连忙给贺正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