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 第一三六章 p10(3 / 6)

金幼孜“”

光大弟,愚兄尽力了。

永乐2年开始,逐渐有阁臣化的倾向,解缙、黄淮、杨士奇、金幼孜都当过考官。

但注意,朱棣时期的阁臣只是老板小秘,实权在夏原吉、蹇义等六部尚书手里。

“解缙。”别说,老朱还知道这个人,他用过。老朱撇嘴,“又是江西人。嗯,江西解元。”

说罢,又是撇嘴。

“虽是个有才学的,却恃才傲物,傲慢无礼。”

朱棣回忆了一番“他好像不在朝中他哥哥解纶在。”

朱元璋“啊,23年的时候我召见了他父亲解开,八十了,就让解缙给他回家养老去了。去年也召他们父子来京过,打算让这小子在家养性十年再用来着。”

“哦”朱棣陷入思考。

朱元璋补充道“让他修永乐大典、当小秘还不错啦,别的再看看。”

小秘金幼孜“”

他虽不喜这个称呼,如今,也只好委屈的接受了。

后期就变得抓马了,阁老担当主考官的比例不断上升,形成了会试主考官为次辅的定例,次辅主持过了换三辅,以此类推。考生考试前已经知道主考是谁,于是对着人家的喜好来输出。

阁老对科举的掌控力度大大u,座师现象虽古已有之,但是因明清的座师影响力之大而出名的。

各个阁老对一科主考官的职责是很看重的,可以招更多小弟呢

“好哇”朱元璋大是生气,“咱就说,那考题都不是皇帝出了,能叫天子门生吗果然,变成了阁老门生了吧等那主考官三年换一次,是不是又要开始朋党党争啦”

但也有不想当的,比如叶向高,由于整个内阁只有他一个人干活,他觉得自己得处理票拟事物,哪能关到贡院里,国家不运行了吗

摆宗大手一挥,爱卿别担心票拟不便,我许你去考试现场里批阅公文

大家“”

又到了每天收获一个后代皇帝的小小震撼的时间。

真t震撼呐

朱元璋选了刘三吾、白信蹈一人,是相信他们的品格。

由于白信蹈历史上无载具体的人物传记,只能从籍贯上看,他是个北人,而刘三吾是南人。

他们一南一北,不存在营销号的全是南人的说法。

“这”郁新,“感觉说句话前面都得带个籍贯。”

白信蹈,区区正八品而已。

刘三吾,名如孙,号坦坦翁,1313年出生,一直流传着他因南北榜获罪至死的说法,很多人对此做过考证。

如钱谦益在列朝诗选里写道刘三吾的大明一统赋称朱元璋为圣祖,此赋应写于建文年间。而周王朱橚的后代朱睦的春秋指疑序里写,刘三吾曾为朱棣修春秋大全。

他认为刘三吾活到了永乐年间。

u采信这个说法,钱谦益嘛,知名降清派,虽然水太凉、头皮痒这两个段子过于出名了,人人就记得他游泳健将、剃头达人应该都是野史,不是真的,但他的学术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是晚明文魁,东林党领袖之一。

大家倒抽了一口冷气。

“东林党,前面已说过了,正是那喜欢清议的、文官系统发展出来的制度怪物”

老朱恍然大悟“好啊,这群家伙,一边指指点点救国救民,救到最后,降了是吧身为领袖都投了,上行下效,那里头,只怕也没几个能坚守贞操了罢”

刘三吾是一个元朝遗民,啊,对,没看错,元朝遗民。

他祖父、父亲、两个兄长都出仕元朝。

一个为了守卫元朝力战而死,一个面对红巾军的进攻,骂声不绝不屈而死。

6位至亲都死于镇压元末起义的战争里,因而他怀念元朝,咏叹“兵后已非前殿阁,望中仍是旧江山”。

敬佩为元朝自杀殉国的余阙,哭悼元忠襄王。这位元朝将领是被红巾军的王士诚等人杀的。

刘三吾悲痛的写道“诸葛未亡将复汉”。

嘶很难评。只能说时代的局限性。

这点老朱倒是没觉得什么。

“嗯,按照那后世的阶级史观,身为既得利益者,他不反元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反正,也为我们大明做事了。一些事情,也就不用太过计较了。”

洪武18年,茹瑺推荐隐居的刘三吾出仕。

25年女婿户部尚书赵勉因贪污处死,女儿刘良玉受牵连被黥刺发浆糨房。

刘三吾引退。

26年2月,外孙单庆,因蓝玉案坐罪而死。

27年9月再次起复。

老朱呵呵一笑,对自己当时虚空索敌却劈中了赵勉一事,颇为自得

“咱早知道,那赵勉不是个干净的。”

除了南北榜,他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帮老朱编了“孟子节文”。

实录里没有相关记载,但有洪武27年的孟子节文书留存。书的序言写,删掉了多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