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获的季节。上海姑娘江萍萍十月怀胎生下一女孩儿后,一家人便喜不自禁视若掌珠。6个月哺育期后娃娃留在湘西(天问山)婆婆家照管,江萍萍自是落得轻松且回了原工作单位,这一段时间生意可说是红红火火了不得,自年初各地百万劳工大军拖儿带口潮涌而入,要租的,要买的,每天几十号人打电话来找房子,武明浩跟老王头和江萍萍忙得团团转,吃盒饭和上洗手间都得速战速决。总算遇到个下雨天,办公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每当春夏至十月金秋,上海及周边沿海地带一年总会遇到几场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天一下暗得如同昼夜,所有人都跟到了世界末日似的,发了疯地要从大街上逃掉(台风区机关建筑、学校、幼儿园大都提前放了假);往单位跑,往家里跑,能不干的事尽量不干。如注的暴雨荡涤着城市上空多日不散灰蒙蒙的雾霾,也洗涤着世人内心久积的尘垢;老王头突然闲下来有点不适应,一圈圈转动着圆珠笔,没事就往电话上瞅。江萍萍在涂指甲油,一边涂一边轻声嘀咕:“都疯了。”不知道说的是谁。武明浩在繁星上与本城直播视频聊天,顺手就给朋友敲过去这几个字。朋友问:“啥意思?”武明浩敲:“房价呗。”敲完了又补上一句:“买房的人。”上海的房价这一两年的确是高得离谱,吃了伟哥一样,诡异的是,越贵大家越上赶着买,武明浩所在的这个分店一天最多成交七、八套二手房。只能说是疯了,都疯了。 朋友说:“你这鸟人,得了便宜还卖乖。都不买房子你喝西北风。”跟着是一个鄙视的表情,大拇指向下。
武明浩说:“我他妈累得连梦都做不动了。”跟着却是一个窃笑的表情。 朋友说:“正经的,哥们,你冰城人吧?” 武明浩说:“不是,就在那儿吃过兵粮。” 朋友说:“一样。”啪地传过来一个“寻人启事”,大意是,找一个叫何大海的国字脸男人,操一口冰城味的普通话,四十七岁,一米六八左右,戴黑框眼镜。寻人者雪寒。启事里雪寒还说,已寻多日,大上海滩米贵,危难在即,希望老乡和朋友们搭把手-在下不胜感谢。然后是联系方式。 武明浩说:“切,尽给我找事,想我在冰城好歹也摸爬滚打了两年。哪来的?” 朋友说:“网上瞎转悠看到的,你们冰城人死光了?没一个站出来跟帖的。” 武明浩说:“大上海滩又不是冰城跳往海外的唯一驿站,哪那么多冰城人。” 还想接着聊,窗外雨渐渐住了,抬眼看表,时针已指向下午四点多了,太阳还是出来了。阳光一照世界又乱了,大街上来往车流奔驰如注――凭空长出来一茬茬的人。电话响了,跟着有人推门进来。武明浩赶紧关了视频,上班时间视频聊天原则上要扣半个月奖金。等一摊事忙完,武明浩早把寻人的事忘了…… 两天后,晚上睡觉前武明浩随手翻阅当天的报纸,副刊上有人写了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看见郝大海的名字他觉得脑子里冒出来一个似曾相识的东西,很抽象,说不出来是什么,就歪着头想,想起了何大海。第二天上班,武明浩忙里偷闲从繁星上找出QQ视频聊天记录,记下雪寒的手机号码。据武明浩所知,冰城人在大上海还真不是很多。半个老乡,能帮一点是一点。中午吃完饭他给雪寒打电话,竟是个女的。怯生生的声音,背景嘈杂,应该正走在大街上,风把她的呼吸声都吹得飘了起来。 武明浩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能帮你么啥?” “你已经帮了,”无线电话那头雪寒似乎很感动,鼻音都出来了:“在上海我谁也不认识,有个人说句话也是安慰。”
这么一说,武明浩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一股豪情挡不住地从嘴里往外冒:“见面再聊,没准我真能帮上点忙。”
下午武明浩在店里正接待一个咨询二手房的客户,推门进来一个姑娘,这是十月深秋霜叶落红了的季节,姑娘身材高挑且围了条小白碎花丝巾,披件洁白的风衣。她说:“武(明浩)先生在吗?”
武明浩抬起头,一下子没回过神。从来没有陌生的姑娘找过他。江萍萍咳嗽一声说:“明浩啊,耳朵不好使?”老王头在一边挤眉来弄眼地嘎嘎笑。武明浩想起来了,站到半截的时候说:“你是,雪寒?来自北方的冰城么……”
白衣姑娘下意识地退一步,说:“冒昧打扰了!要不你忙,我过会儿再来。”
江萍萍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说:“没事,他不忙。”又对武明浩说:“你去复印那两份合同,这位客户交给我了。”
这是他们常用的暗号,谁有事要先走,另外两个就说那个去复印材料了,以防总店的领导突击来查岗。武明浩会意,但毕竟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来找自己,提前溜掉有点难为情。他就给他们互相介绍,这是江姐,这是老王,这是我北方老乡雪寒。老王头说,罗嗦,还不带老乡去复印。武明浩也就笑笑,随便抓了张纸在手里,示意雪寒跟着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