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现在的坡度绝对不是她的自然状态。
当时正在敲字反驳侯佩娟的大壮笑出了猪叫,把草稿直接拖入了垃圾箱,友军太给力,这脸打得比他本人可要狠得多了。
比起《1951》,《木兰》的试镜要正式很多,评委就有七八位,包括陈一鸣、艺术指导林萧,摄影指导齐郁和崔放,灯光指导王礼荥,制片人侯佩娟、莫秋林、盛鑫。
而当这个故事又是一个写实风格的历史故事时,这种不确定性更是被成倍放大。
陈一鸣对站在中间的郁南说道,“郁老师你好,我是陈一鸣,十分欢迎伱来参加《木兰》的试镜。
今天的试镜将按照实拍的要求进行,请郁老师注意画外音、机位与灯光。
5个人选只比萌新好上那么一点点,人气和商业价值完全扛不住票房,履历和背景也不足以证明其专业能力。
上午的试镜就是这场闺房戏,需要你借助这个场景,展现木兰做出替父从军这一决定的全过程。
随后令侯女士破防的一幕华丽上演,魔影、华纳中国根本没搭她的话茬儿,也没回复她的邮件,而是直接回复了大壮发出的原邮件,还没忘了抄送给她。
只不过她一直都在文艺片那个圈子厮混,合作的导演都是安权、蒋帅那一挂的,商业电影的经验少得可怜。
齐郁特别擅长古代宫殿的内景戏,陈一鸣特意邀请过来负责长安城部分的拍摄。
把一个故事变为影像,输出一帧一帧的画面,涉及到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现在时间是9点15分,到12点15分为止,你有3个小时的时间创作这场戏。
邮件里的措辞很不客气,认为陈一鸣过于理想主义,3亿投资的大制作,如此选角简直是不负责任。
郁南身上的全套服饰,是陈一鸣直接从魔影厂道具仓库借来的,唐宫戏专家齐郁亲自盖章认证,比第二轮试镜的服饰更精致也更还原。
外头吵得厉害,内里也不太平。
因为只是扫一眼正面,陈一鸣就发现郁南绑了胸脯。
陈一鸣根本不清楚这些事,这些天他的精力根本就不在演员身上。
木兰的闺房一派素淡清雅之风,陈设也十分简单,一榻与一套几凳相对而立,几案上是文房四宝,靠里是一架织机,榻边靠墙是一个木箱,木箱之上悬着一柄带鞘长剑。
坐在评委席最旁边,客串工作人员的崔放按下播放键,音箱里传出由魔影厂配音老师提前录好的一段台词。
“他娘,你就放心吧,那些突厥人,在我刀下走不过三个回合,我身边有老兄弟们照应着,保管万无一失。”
五破,指的是裙子有5个接缝。接缝越多,说明使用的布料越多,衣服也就越贵重。唐初崇尚节俭,宫里的妃子也不过穿七破裙,木兰身为民女,穿五破裙正合适。
比如女主试镜的两场戏,静夜思从军,对线王文度,哪个落到镜头内都要解决一堆的问题。
这方面林陈二人没少起争执,林萧是水墨风动画的大家,对于历史电影自有其审美,而陈一鸣则是商业电影思维,第一原则是视觉体验的舒适性。
郁南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自顾自地走进“闺房”,一屁股坐在木凳上开始闭目沉思。
闭目养神10分钟后,郁南略微沙哑的嗓音响起,“能给我放一遍画外音吗?”
“(啜泣声)他爹,你这身子骨,怎能上阵厮杀?别去!”
陈一鸣你出来,凭什么不选某某某(此处可以随机填入任何当红流量小花)?
你可以向在场的任何一个人提出配合你表演的要求,包括我在内。”
6月最后一周的周一,《木兰》的女主试镜在魔影厂举行,带妆试镜,每天一位。
这里面,齐郁是魔影厂的台柱级摄影师,今年53岁,协助谢静导演拍摄过《鸦片战争》和《李莲英》,上世纪90年代的几部著名的唐朝宫廷剧,都是他出马掌镜。
“不要讲傻话,既然入了府军军籍,为国征战就是我的本分,怎么能退缩不前呢?
我走之后,你在家中要勉励木颜、木兰姐妹勤为女工,督促小三每日习字练武,千万不可以懈怠。”
“(压抑的哭声)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