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争议 郁南
《木兰》剧组并没有藏着掖着故弄玄虚,二轮试镜结束后的第三天,晋级的和淘汰的就都得到了剧组的正式通知。
这个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媒体上网络上立马就是一场轩然大波。
不论是几个大花旦辞演的新闻,还是樊小胖试镜未果的消息,以及被推导出来的最终5人名单,无一不是槽点满满。
如今陈一鸣在电影圈和舆论场的江湖地位,有些类似前世拍完《英雄》的国师,举国关注是有些过誉,但是万众瞩目总是没错的。
因此对于《木兰》的女主演人选,人们讨论起来,就多少有些“谋女郎”内个味儿。
俗话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花木兰这个文学人物,每个人都有其内心的心理想象。
如果再掺杂入各自的喜好,以及对现实演员的好恶,无疑会有无数个排列组合。
然而网上舆论大抵是按照热度来决定声量的,《木兰》剧组挑出来的5个候选人,偏偏都属于毫无热度的那种。
所以第三轮试镜之前,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
《木兰》的官方微博虽然已经建了,但一条微博还没有发,于是《1951》遭了池鱼之殃,其最后一条宣传微博莫名其妙地就被爆了评论区。
明明是刘东君和段一宁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合影,结果评论区里全是对镜头外导演的各种质问。
第一个参加试镜的演员,是郁南。
杨老板的得力助手,港城著名制片人侯佩娟,第一时间就群回邮件表示反对。
能做桑老爷子的大徒弟,而且是八一厂的骨干,自然对大场面拍摄格外有心得,《木兰》里的战争戏份,基本都是他的活儿。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陈一鸣对郁南的印象不错,是个专业性很强的演员。
之所以把试镜场地放到魔影厂,除了评委人数众多的原因,还在于试镜需要借用魔影厂的影棚内景。
<div class="contentadv"> 带妆、打光、多机位录制,试镜的规格几乎与实拍无异,这也是一天只安排一个候选演员的主要原因。
按照程序,女主候选名单需要传给各个资方,因为需要他们派出代表作为最后一轮试镜的评委。
郁南6点就到了魔影厂上妆试戏服,而在前一天,林萧、王礼荥和两个摄影指导已经提前把场景、机位、灯光都一一准备周全。
拿前一场戏来说,大到木兰房间的样式,小到木兰的发型和妆饰,都需要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使其契合电影的美学风格与人物设定。
间色,是指两种颜色间隔接续,郁南选的这套,是深绿色和浅绿色间隔。
巾帔,就是古代披肩。
影棚中间是提前搭好的初唐民居内景,监工正是林萧。
评委席也没人交头接耳,在座的都是内行人,知道演员状态的玄妙之处,没人做出业余之举。
然后还没等官博君回复,某某某的拥趸和对家已经开始甜蜜对线了。
内容很简单,同意,会按时出席。
郁南今年35岁,帝都电影学院科班出身,5个候选人里年龄最大,资历最深。
他跟林萧两个人出则同行入则同室,都快成连体婴了。
9点整,头顶双环髻,穿着一袭五破深浅绿间色襦裙,披着巾帔,踩着月白色绣鞋,郁南款款走进了影棚。
“你还当现在是十几年前吗?咱们多缴税,苦一苦,只要你还在,日子总能过下去。你要是不在了,(抽泣)家就不成个家了。”
襦,指的是女性秋冬穿着的长袖短上衣,是隋唐时期的女性常服。
于是两人互动的节奏就是,你一张我一张地画速写,画完了开始吵架,好不容易吵出一个结果,对照着文物画片的样子一看,跟史实又有了很大的出入。
知道试镜角色的特点,知道自身条件的局限,并且未雨绸缪地进行了最好的应对,是个会做功课的演员。
金盾更光棍儿,试镜都不来了,说是完全信任陈导的选择。
崔放则是八一厂的资深摄影师,今年47岁,桑平拿完奥斯卡心愿已足,谢绝了陈一鸣的邀请,随后推荐了这位首席大弟子。
制片人里的莫秋林隶属魔影投资部,盛鑫则是华纳中国总监布莱文-拉特纳的副手。
闺房外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扇子、灯笼、烛台、把镜等生活用品。
吵了一个多礼拜,一直到第三次试镜之前,两人还没能把木兰的闺房吵出个样子来。
她是陈一鸣点名邀请过来试镜的,因为陈一鸣看过几部她出演的军旅电视剧,是少有的穿上军装会演戏的女演员。
要知道郁南可是主攻文艺片的,陈一鸣很了解其“伟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