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萧太后结束(3 / 3)

在实行赋税制时,又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政策,如西北沿边一带不征税赋或减免赋税等。

在她执政的二十七年中,减免赋税多达二十三次。又八次下诏,赈济灾民、流民和贫苦农民。

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

公元1009年,萧太后归政于辽圣宗。

十二月,去行宫的路上染上疾病,不久后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北魏孝文帝时期

拓跋宏靠着身后的软枕,笑着道:

“这萧绰手段不错,文治武功不下于一些明君。”

“而相比于吕后和武曌,一个任人唯亲遭致灭门,一个对内兴酷吏对外乏力。”

“萧太后的手段更显得高超。”

大清康熙时期

摘下如意帽,康熙往暖床里一缩。

“老四,你觉得吕后、冯后、刘娥、萧绰。”

“这四人谁的功绩强些?”

胤禛沉稳的竖立一旁,平静道:

“孩儿认为冯太后的综合功绩强于萧太后。”

康熙略有些诧异。

“为何?”

胤禛看了眼天幕,又低头道:

“冯太后的接班人孝文帝明显比萧太后的接班人辽圣宗出色。”

“军事上孝文帝虽然开疆拓土不多,好歹打下了南阳,并且始终对南齐保持攻势。”

“而辽圣宗接连败于高丽和西夏,特别是对高丽损失惨重,至于之前对宋的战争成果主要功绩都是萧太后的。”

“改革方面辽圣宗只是修补完善了耶律贤和萧绰的改革,而孝文帝直接开始了北魏改革第二阶段,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用汉法,汉化深度明显大于辽圣宗。”

康熙拿起一旁玉如意挠了挠后背。

“你说的都是皇帝,朕问的是太后。”

胤禛沉默一阵,缓缓开口道:

“能培养圣主,就是最大的功绩。”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