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墨香榭暖念亲时(1 / 2)

寒冬腊月,墨香榭仿若被岁月温柔包裹的暖巢,将外界的凛冽寒意全然隔绝。

屋内,矮几之上,一盏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炉上铜壶里的水 “咕嘟咕嘟” 欢快地翻滚着,氤氲的水汽弥漫开来,将冬日的干燥驱赶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室温润。

林黛玉身着一件银红妆花段对襟褙子,内搭浅色杭绸袄儿,领口与袖口漏出窄窄一圈,质地轻薄,更衬得她肤色胜雪,气色红润。

此刻,她正安坐在铺着厚绒毯的花梨木榻上,葱白似的手指轻轻捏着几张洒金宣纸礼单,黛眉微蹙,似在专心琢磨着年节下送往各处的礼单。

这事儿,可是林祈安临行前特意叮嘱的,还贴心地写下那些世伯家中的人员构成,以及夫人们的喜好。

不远处,晴雯和碧溪坐在绣凳上,专注的做着针线。

晴雯抬眸,见自家姑娘又出起神来,便轻轻撞了撞碧溪,压低声音道:“这礼单内容,昨日不都和孔嬷嬷商议妥当了吗?怎么姑娘这会儿还没写完呢?”

正吃着点心的沁露,嘴快地抢答道:“指不定是在磨洋工呢,我看姑娘这心呐,早就跟着公子乘的船只,漂到那运河上去咯。”

“就你话多!既然如此,这礼单便由你拿去给王妈妈,让她带人回趟林府,按单子备足了,再让贺伯亲自送去。” 林黛玉佯怒,轻嗔道。

沁露一听,立刻将半块点心囫囵塞进嘴里,匆匆擦了擦手,接过礼单,笑嘻嘻地应道:“好嘞!别说送去给王妈妈,就是让我直接送上门,我也乐意,还能白得些赏钱呢。”

金流赶忙帮她拿来厚的外衣披上,口中训斥道:“我看你这丫头,是越发闲不住了,姑娘是怕你冬日冷着,才让你在屋子里歇着。你要是真想干这跑腿的活,趁早让姑娘把你嫁出去算了。”

“那可不行!我还等着姑娘新年给的压岁钱呢,晴雯姐姐都还没嫁,可轮不到我。” 沁露一边套着外衣,一边笑闹着。

晴雯笑骂道:“你这丫头,整日满府里乱窜,嘴又跟抹了蜜似的甜,连看门的婆子都想认你做干闺女。我看呐,用不了几年,就得求到咱家姑娘面前,寻一门好亲事咯。”

众人皆知,沁露是主子们授意常在外打探消息的,她嘴巴伶俐,大家平日里也就偶尔打趣几句。

“那点心可得给我留两块哦。” 沁露嘱咐完,又冲晴雯几人做了个鬼脸,才拿着礼单,一掀帘子便跑了出去了。

林黛玉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对晴雯说道:“你这丫头,不必羡慕她,往后定也给你寻个好归宿。”

晴雯是比黛玉身边这几个大丫鬟大两岁的,嘴巴伶俐,模样又是最出挑的。女孩子们开起玩笑,打趣到婚事上,难免就引战到她。

见自家姑娘也这般说,晴雯立刻就红了脸:“我才不要,等往后我直接就梳了头,一辈子跟着姑娘。”

思雨笑意盈盈,拿着一个掐丝珐琅手炉,炉外裹着绣工精致的厚套子,轻轻递到林黛玉手里,说道:“姑娘,您这礼单可算写完了,快暖暖手。瞧瞧晴雯姐姐绣的这套子,针脚细密,栩栩如生,就看在这手艺的份上,也别再打趣她了,省得她待会儿又要唠叨个没完。”

林黛玉接过手炉,细细端详把玩,只见那并蒂莲绣得活灵活现,仿佛能嗅到花香。

她似想起什么,又关切地问道:“哥哥走的时候,可备好了手炉?”

金流掩嘴轻笑:“我就说姑娘的心早就不在咱们院子里啦,那可都是您亲自过目的,这会儿怎么又问上了。”

“可不是嘛!往日里还斗嘴,这公子才刚走了两日就日日念叨。“

“就说姑娘手上这掐丝珐琅手炉,还有身下这藏羚羊绒织就的绒毯,公子走的时候,可给您备了不少呢,就怕北方天寒地冻冻着您。我看呐,拿出来能把这屋子的地都铺满咯,咱家姑娘都能光脚踩着玩了。”

“还不是因为咱们住在外家,不好大动干戈,咱们林府当初修缮的时候,公子还特意给姑娘房内打了地龙呢。”

几个丫头也知道自家姑娘放心不下,皆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笑来逗她,屋内气氛立刻就活跃了起来。

这时,孔嬷嬷走了进来。

“玉姐儿,贺顺刚送了封信进来,瞧着像是咱家哥儿留下的。”

林黛玉一听,立刻站起身来,快步上前接过信。展开一看,不禁嗔怪道:“我哪里就需要用这么多人,他竟把云起、云飞、云卷、云舒都留在了前院,让我差遣,连林府的府卫也都没带走。”

孔嬷嬷听完,连忙拿过信,仔细看了林祈安的安排和用意,这才长舒一口气,神色放松下来。

毕竟路途遥远,见小丫头们也都面露担忧,林黛玉才向她们解释了一二。

且说林祈安,自然不可能只带着长庚、长生二人上路,他惜命着呢。

京杭大运河乃是京城通往江南的主要水路通道,去姑苏需一月时日,去扬州约莫二十日便可到达。

他特意选了吃水浅的中小型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