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冬寒离京赴扬州(1 / 2)

国子监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学子们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林祈安肃立在学正堂前,言辞恭谨,禀明退学之意后,便垂首敛目,静候发落。

学正抬眸,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林祈安平日里常来告假,心思鲜少在学分考核上,学正早有留意。

可这孩子虽行事不羁,于学业却从不懈怠。遇着疑难学问,竟能捧着书本,自学助处一路求问至祭酒跟前,那股子钻研劲儿,着实让人无可指摘。

“罢了罢了,” 学正喟然长叹,摆了摆手,“你这事儿,我做不得主,且去司业处陈情吧。”

林祈安再次施礼,退出门外。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朝着司业署走去。

这张司业,乃国子监二把手,素日里不苟言笑,比祭酒还要严厉几分,此番前去少不得一番训诫。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退学一事竟异常顺利。

司业只是静静地听完他的陈述,便点头应允。

林祈安满心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谢过司业后,匆匆离去。

待他身影消失在门外,司业起身,径直奔往祭酒处。

“大人,这林祈安……” 司业满脸无奈,“就这么轻易让他退了学,合适吗?当咱们国子监是西城市集不成?”

祭酒抬眸,目光深邃,似有所悟:“张大人,你莫不是忘了,他乃圣上亲荐入学,你此前去御前陈情,圣上如何回复的?”

司业一怔,随即想起数月前的那一幕。

彼时林祈安学业初露锋芒,司业满心期许,欲严加管束,将其栽培成国子监的栋梁之材,若日后科举高中,于己亦是一桩功绩。

怎奈这孩子性子看似温润,实则刚韧,软硬不吃。司业一怒之下,进宫向昭明帝禀明此事。

昭明帝日理万机,只微微皱眉,淡声道:“随他去吧。”

思及此,司业长叹一声,“是下官糊涂了。”

言罢,拱手告退。

……

下午,林祈安又于半日闲,将茶舍托付给沈纪尧照拂。

沈纪尧一袭玄色长袍,束着明黄丝绦,腰间玉佩莹润。

他漫不经心地打量着雅间内的陈设,古雅屏风、名家字画,每一处都透着雅致。

忽而,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挑眉看向林祈安:“我说呢,平日里那些个有钱都难买的精致糕点,你却能时不时给沈纪琛那小子送去,原来是自家产业。”

“往日也不是没邀过你来茶舍,你却嫌此处沉闷无趣。”

“话虽如此,你也未提是这处茶舍,如今连我都听闻了这‘半日闲’的名头。”

恰在此时,妙玉的小丫鬟走了进来,双手稳稳捧着雕花漆木托盘,几盏茶热气腾腾,茶香随之弥漫开来。

林祈安亲自接过一盏,递与沈纪尧。

“我不过是怕麻烦,你放心,断不会亏待你。待我与掌柜知会,沈大公子驾临,茶点管够。”

“这还像话。” 沈纪尧饮罢,眼前一亮,赞道:“这茶不错,给我包点带走。”

林祈安面露无奈,抬眸看向小丫鬟。

小丫鬟微微福身,言辞恭谨却不卑不亢:“此茶为师傅亲手采摘、焙制,又精心窨藏多年,存量稀少,是难得的茶中逸品。冲泡讲究‘三沸之法’,初沸之水缓注高冲,水温、注水角度稍有差池,便难显香清、味甘、韵活的独特韵味。公子身份尊贵,若饮不到至味,反倒辜负了这茶。我家师傅向来珍视,从不送人。”

沈纪尧被这一番言辞回绝,一时竟未回过神来。

林祈安忙笑道:“你且去忙,这位沈公子是我至交好友,日后他来,还望你家师傅看我薄面,多加关照。”

那丫头离开后,林祈安摊开双手,苦笑道:“沈兄,别看我,我也要不到。”

“这传说的高人,行事果然与众不同,有意思!”

“所以才劳烦沈大公子帮我照看茶舍,可别让那些不懂规矩的粗人,扰了高人清净。” 林祈安半开玩笑地拱手。

就妙玉这性子,他还真担心自己不在京城,茶舍被人砸了。

沈纪尧似也意会林祈安的无奈,开始得寸进尺:“还有呢?几样茶点可打发不了我。”

林祈安狡黠一笑:“如此,这间雅间给沈兄留着,一年之内,随你什么时候来。”

“才一年?往后都为我留着。” 沈纪尧兴致盎然道。

“那自然,我这‘半日闲’开门待客,沈兄肯常来光顾,求之不得!” 林祈安欣然应下,又转言道:“一年后,得掏钱。”

……

林祈安与沈纪尧商定茶舍诸事,又与妙玉细细嘱托一番,便返回贾府,紧锣密鼓筹备回扬州科考之事。

他将归期告知贾母,贾母立时关切起路途安危、舟船安排及随行人员。

林祈安一一回明,已妥善安排,三日后便可启程。

贾母唤来鸳鸯:“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