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你有丞相的本事?(1 / 2)

尤其是张鲁,论民心,在汉中那也是固若金汤,施仁政,也得世人称颂,比之刘备又差在哪里

至于“放权”,说得谁不会似的。

这让哪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能够拒绝这么一个丞相

一想到这里,张鲁就不免得越发不服汉室,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张鲁摇头叹息了好一阵,叹得阎圃等人老脸是红了又一红后,方才开口道。

“整军吧,就以杨任将军为将,率军三万北出斜谷。”

“不可。”

杨任闻言,下意识地开口反对道。

“师君,那刘璋常年屯兵威胁汉中,一旦抽调三万兵马北出,倘若刘璋趁机进攻,该如何是好”

“哼!”

张鲁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多虑了,那刘璋小儿能有今日,胜了他的那些兄长霸占蜀中之地,所依仗的无非是汉王威势罢了,否则焉能得蜀地世家大力支持这么一个小儿”

“如今我汉中也归了汉,遵的还是丞相之令,便是汉中的门户大开,不设一兵一卒,晾他也不该有分毫犯界之举。”

早就有意撮合张鲁归汉的杨松,趁机附和道。

“师君所言极是,一旦刘璋趁汉中出兵之际来攻,那可不是没有将师君放在眼里,那分明是在打汉王与丞相的颜面。”

杨柏跟着说道。

“然也,然也。最好是那刘璋当真趁机来攻一攻,闹上一闹,届时师君能以此面见丞相告发刘璋,纵使刘璋小儿与汉王有亲,丞相也定不会饶了他。”

这一言,说得张鲁眼前一亮,灵机一动,急道。

“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啊”杨柏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当即,张鲁的语气一肃,道。

“汉使之事,须得保密,万万不可泄露出去,待杨将军出兵后,设法将汉中空虚之事传去蜀中,诱使那刘璋小儿派兵来攻。”

阎圃有些忧虑地问道。“这,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不以此为诱,怎能让那刘璋小儿犯下大错,为我母报仇”张鲁沉声道了一句,根本就没有给其他人劝说的机会。

尽管当年之事,错在刘焉,且刘焉那个贼子也已身死,但张鲁仍是余恨未消,连带着刘璋兄弟也都恨上了。

如今就是以身入局犯险,也得让刘璋犯个大错不可。

不管如何,汉中已然归汉,相关文书已被顾维派人加急送往丞相与汉王处。

待文书一到,便能代表着汉中已正式归汉。

若恰在此时,刘璋派兵来攻,那无异是犯了大忌讳。

‘最好等丞相与汉王的板子打了下来,刘璋不服,当场反叛,然后刘焉一脉都得归入叛乱被斩个干干净净。’

张鲁美滋滋地想着,只觉得身心舒畅之极。

汉中本就是益州的一部分,即便张鲁在汉中尽得民心,但有什么大动作仍然难以瞒得过去。

如张鲁在汉中调动了三万大军北上的举动,更是被驻守巴郡北部的大将严颜星夜送回了成都。

而如今的刘璋与过去相比,却是越发凸显得心宽体胖,看着下方的黄权、李严、吴懿、泠苞、孟达等人因汉中异动吵成一团。

高坐主位的刘璋反倒是悠然自得地品着香茗,吃着糕点,似乎在看着与我无关的戏一般。

一众文武争论了半晌,也渐渐有了一个结果,那便是机不可失,当传令严颜速速出兵夺回汉中。

或许对于刘璋而言没有什么感受,但对于益州文武而言,被张鲁所占的汉中无疑是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而张松不在的情况下,作为益州文吏之首的黄权开口道。“主公宜速速出兵夺回汉中,使益州归于一统。”

“tui”

听着一众文武的结论,刘璋吐了吐葡萄籽,不急不缓地开口问道。“诸君都觉得当出兵”

李严、吴懿、泠苞等人纷纷表明支持,理由也是各有不同。

“汉中未复,乃是先主遗憾,若能在主公手中夺回,先主泉下有知也定然欣慰。”

“那汉中不复王化,张鲁又频频以妖言惑众得以割据,当早早收复。”

“那张鲁或是想趁机北上夺取三辅之地,如今汉中兵力空虚,实乃天赐良机。”

……

听着一众文武你一言我一语的,刘璋频频点头,也不反驳,转而却是问了一句。

“可倘若我此刻出兵攻伐汉中,汉王与丞相误以为益州暗中保全实力趁机扩张,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一众文武无不面面相觑,没想到刘璋犹豫不决的理由竟然是这个。

尽管刘璋旗帜鲜明地站队刘备,不惜出兵出粮相助大汉北伐,但终究天下未定,刘备也只是有一统之势罢了。

在李严等人看来,益州也未尝没有奋起直追的可能,刘璋此前对于刘备的示好,那也可以算是权宜之计。

可如今作为益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