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武帝的丑闻(2 / 3)

“昔尧十四月而生,钩弋亦然。”

意思是说,历史上的圣君尧就是14个月才出生的,而他的儿子如今也是如此。

汉武帝很高兴,于是将钩弋夫人寝宫外的大门更名为“尧母门”,将幼子刘弗陵与尧相提并论,足见对这个孩子有多看重。

所以在巫蛊之祸后太子被杀,汉武帝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

然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怀胎14个月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常说“怀胎十月”,一般为40周左右,也就是280天,9个月多一点。

而世界最长的怀孕记录也只有375天,约12个月。虽然怀胎14个月看似“反人类”,但历史上类似汉昭帝经历的人并非没有。

《明史》第195卷有这么一条关于王阳明的记载:“守仁母14月而生。”意思是说,王阳明是在他母亲怀孕14个月之后出生的。

再比如秦始皇嬴政,根据《史记》的记载,也是在怀孕一年之后出生的,这一部分内容记录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

这段内容介绍了秦始皇的身世,还提到秦始皇是在怀孕12个月后出生的。无论是秦始皇的12个月,还是汉昭帝和王阳明的14个月,这么长的怀孕时间显然与我们的常识不符。

而这些记载并非出自野史,而是出自正史。《汉书》作为史书,不至于记载一件子虚乌有的事件。

所以,钩弋夫人怀胎14个月后生下刘弗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史书中夸大其词;二是汉武帝被戴了绿帽子。

其二,汉武帝老年得子

汉武帝62岁时生下刘弗陵。现代医学表明,在医学条件非常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男性性功能衰退的时间在50岁以后,基本在60岁左右会失去性功能。

那么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均寿命不到30岁,医学落后的情况下,汉武帝在60多岁还能让钩弋夫人怀孕,这确实不可思议。

并且汉武帝共有6个儿子,汉昭帝作为小儿子,与他第5个哥哥昌邑王刘髆相差10多岁。

如果说汉武帝的性功能没有消失,在既没有刻意避孕的理由,且那个年代又没有完善的避孕措施的情况下,那么刘髆和刘弗陵之间年龄差距如此之大,10多年间汉武帝却没有其他儿子,不禁让人奇怪。

其三,汉昭帝哥哥的爆料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巡游途中病逝于五柞宫,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新帝即位后,赐给各国诸侯王玺书,通告先皇丧事及皇位更替。

玺书抵达燕国,刘旦却觉得书简上的规格比以往要小,不肯哭丧,并对燕国的大臣们说:“这次的玺书规格比以前小,恐怕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

刘旦怀疑新帝即位是朝中大臣操纵的结果。于是,他暗地勾结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密谋造反。

刘旦说:“从前吕后在位之时弄虚作假,把惠帝之子刘弘立为皇帝,诸侯王们侍奉了8年。

后来吕太后驾崩,大臣们诛灭了吕氏各王,天下之人才知道刘弘不是孝惠帝的真儿子。我身为武帝的长子,反倒没能立为皇帝,我上书建议为父亲立庙也不被采纳。

现在立的这个皇帝,我怀疑他不是刘家的人。”刘旦随即与刘泽等人谋划,声称昭帝不是武帝的儿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号召天下人起来一致讨伐。

虽然刘旦的爆料有为自己造反增加借口的嫌疑,但这件事却也是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的:汉昭帝在汉武帝驾崩时才七八岁,且有年长的儿子在外,又是死在巡游途中,而让大臣立幼子,难免让人生疑。

对照秦始皇之死,同样是病死在巡游途中,赵高、李斯矫诏立幼子胡亥,扶苏被杀。如此一来,也能理解刘旦的疑虑。

汉代以孝治国,那么刘旦究竟是为了谋得皇位而造谣父亲汉武帝,还是在当时已经发现了端倪才有此一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总是这样有趣,史书中的只言片语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那么,各位认为汉昭帝究竟是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呢?

【一口气看完有仇必报的异类,公羊学派历史小知识】

他是儒家中的异类学派,因饱受诟病而逐渐被抛弃;他是中国人的复仇哲学。其所提倡的大复仇精神,充满了对不义的愤怒与热血抱负。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儒家中的一个特殊学派——公羊学派。

公羊学派始于战国时的齐人公羊高,之后长期在公羊家族中传承。顾德明曾指出,公羊学派是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属于今文经学内部最重要的分支学派之一。

我们都知道,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董仲舒正是公羊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因此,这里所尊崇的“儒”,也特指公羊学派。

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大一统”,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