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战常州擒敌将(1 / 2)

左右亲卫上前拿住杨宪,杨宪哼了一声,默然不语,面无惧色。

此时张士诚身边一人上前道:“大王,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若杀了此人,于大王名声不利。”

张士诚点了点头,“那先押下去,关起来吧。”

数日不见杨宪回应天,朱元璋心中惊疑不定,令徐达整顿三军,若有异动,随时准备东进常州。

徐达在镇江接到朱元璋的军令,随即集结军队,只等军令一到,便兵锋东指。

不想军令还没到,就有探马来报,张士诚水师已沿长江西进,且常州附近的斥候多被张士诚袭击。

徐达亲率水师于龙潭设伏,于龙潭大败张士诚水师。随即将军报呈到应天。

朱元璋收得军报,知道此次和谈没谈拢,便下令徐达领兵东进,攻打常州。

徐达,汤和率精兵两万,善击常州。常州守军只有一万,且惧徐达骁勇,闭门不出,据城扼守。

徐达攻城数日,虽偶有先登,但还是未能破城。徐达上报朱元璋,常州之战宜快不宜慢,迟则生变,请朱元璋派兵来援,以迅速拿下常州。

朱元璋便命张彪率军三万,直取常州。徐达、汤和、张彪三面围城猛攻,常州不支,张士诚便遣其弟张士德率军数万,驰援常州。

当晚徐达与众将商议破敌之策。

徐达道:“这张士德乃张士诚麾下猛将,跟随张士诚征战多年,骁勇善战,战功卓著。若让他进了常州城,这常州可就不好打了。”

徐达手下总管王均用道:“怕他个鸟,让我率队人马在常州城外截住他,定叫他有来无回。”

徐达道:“不可小看了这厮,这次他有数万人马,只怕一队人马拦他不住,现在汤和,张彪正在其他方向攻城,也匀不出多的人马来,明日我亲自去会会这个张九六。”

翌日徐达亲率三万精兵于城西十八里设伏,命王均用率三千重骑伏于右翼,命先锋刁国宝伏率精壮两千于左翼,自领其余人马,于正面迎敌。

那张士德亲领大军,直往常州而来,两军对垒,徐达策马而出,笑道:“张九六,这常州你就不用去了,今天就留在这里吧。”

那张士德也是久经沙场之人,甚是不屑,“本将还以为朱元璋亲自来了,口气这么大,就你这点人马,怕是给本将塞牙缝都不够。”说罢高喊一声:“杀!”

直接率军直冲而来,徐达亦让擂鼓,身先士卒,策马迎上了张士德。

这张士德征战多年,确也是名猛将,与徐达斗得旗鼓相当,难解难分。

战了数十合,只听得三声炮响,王均用率铁骑从右路杀出。重骑入步军,犹如虎入羊群,张士德的军阵被冲得七零八落。

张士德见战阵已乱,不可久战,便引兵往左翼撤退,以图再战。

徐达紧追不舍,张士德夺路而逃。才奔出里许,坐骑被绊马索绊倒,先锋刁国宝率伏兵杀出,生擒了张士德。

张士德虽被生擒,但手下溃兵多数往常州城逃去。

徐达率军来阻击张士德,城外兵力空虚,竟被多数溃兵逃进了常州城。

常州城守军增到三万,而且城中粮草充足,一连十数日都未能破城,倒还折了不少人马。

朱元璋大怒,镇江降将复叛,常州又久攻不下,还折兵损将。所有镇江守军,自徐达以下,皆官降一级。

徐达欣然领罪,但手下多有不服,都被徐达给压了下来。

当月朱元璋本欲称王,但听取了朱升缓称王的谋划,称吴国公。

以元御史台为公府,置江南行中书省, 朱元璋兼总省事。

分封诸位功臣,以李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庚、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孔克仁、陈养吾、王恺为都事,王璹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士

置江南行省枢密院,以元帅汤和摄同佥枢密院事。

置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

置左右等翼元帅府,以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邓愈、陈兆先、张彪、王玉、陈本等为元帅

置五部都先锋,以陶文兴陈德等为先锋。

置省都镇抚司,以孙养浩为镇抚。

置理问所,以刘祯秦裕为理问。

置提刑按察使司,以王习古王德芳为佥事。

置兵马指挥司,讥察奸伪,以达必大为指挥。

张士诚见弟弟张士德被擒,便遣孙君寿为使来向朱元璋求和。

书曰:“始者窃伏淮东,甘分草野。缘元政日弛,民心思乱,乘时举兵。起自泰州,遂取高邮,东连海堧,番官将帅并力见攻,自取溃散。杀其平章实理门,参政赵伯,器遂成深讐。彼乃遣翰林待制乌马儿赍诏抚,谕饵以爵赏却而不受。今春据姑苏,若无名号,何以服众。南面称孤,势使然也。伏惟上贤以神武之资,起兵淮右,跨有江东。金陵乃帝王之都,用武之国,可为左右建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