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野先所部叫骂了数日,无人应战,锐气已失,义军将士憋了数日的火气,杀意更浓。
初一接触,义军占尽上风,但陈野先毕竟人数众多,不多时便稳住了阵势,成了僵持之局。
忽然城北的云端之上,一黑一白两条巨龙在天上狂舞,顿时电闪雷鸣,狂风乍起。
陈野先见这阵势,心生怯意,便号令鸣金,想撤下阵来。
不料刚想退兵,身后炮声响起,一队人马从后方杀出,为首一将单骑突前,冲入军阵,如入无人之境,斩杀无数。
民兵皆胆寒,一时阵脚大乱。后军以乱,前军自也支撑不住,或是夺路而逃,或是就地缴械。
陈野先本欲从后突围,但后面那为首的黑大汉过于凶悍,便想另寻他路,正好与徐达一路撞了个正着,被徐达生擒。
主帅被擒,其余将士也再无心恋战,不消一个时辰,陈野先数万部众尽数退去。
常遇春杀性大起,率队冲杀数里,斩敌无数,惧有其他伏兵,方才引军回城。
陈野先被押到朱元璋面前,五花大绑,甚是狼狈,陈野先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朱元璋哈哈大笑,亲手松了他的绑,陈野先一脸疑惑,“你不杀我?”
朱元璋笑道:“我们都是汉人,本应一致对抗暴元才是,你也是识时务之人,本帅知道昔日你依附元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所谓回头是岸,不知陈大帅意下如何?”
陈野先跪伏于地,“末将愿降大帅,明日便修书一封,让众将士归附太平。”
朱元璋心里一愣,但面露喜色,亲手扶起陈野先,“将军深明大义,日后定能建功立业!”
说完便让冯国用全排下陈野先,并低声嘱咐道:“此子狡诈,定要看好。”冯国用领命而去。
蛮子海牙与绊住马见陈野先全军尽降,便只得引水军退回峪溪口。
元军退去后,朱元璋令诸将积极备战,拔出太平周边的一些兵寨,以巩固太平周边的防御。
令徐达西取溧水州,州内元军早已风声鹤唳,应声而降,一日便克。
不日,亳州又有军令至,令朱元璋配合郭天叙所部攻取集庆。
朱元璋召众将商议。
常遇春性子最急,怒道:“凭什么让他郭天叙主攻,就那小子,能成什么事,管他个鸟,直接率大军杀向集庆,只要能拿下,谅他刘福通也没话说。”
李善长道:“常将军此言差矣,一来集庆城高池固,易守难攻。又是江南巨城,元军屯有重兵,以目前太平的兵力拿下集庆,谈何容易。且大帅现以奉小明王为主,若是直接抗命,于情于理都不合。”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徐达接口道:“若是郭天叙拿下集庆,集庆粮草充足,人口百万,那郭天叙将如虎添翼,如此只怕于大帅不利。”
朱元璋与李善长对望了一眼,“自郭大帅暴毙于和阳,郭家兄弟一直与本帅不和,这之间的误会怕是一时半会难以解开。不知诸位谁愿领兵助郭少帅?”
座下众将都沉默不语。
汪广洋说道:“大帅新收了陈野先的降兵,属下以为,可以让陈野先部前去与郭少帅合兵一处,直取集庆。”
朱元璋眉头一扬,“此计甚妙,只是这陈野先新降,降兵尚未整顿,怕有变故。”
汪广洋回道:“可将陈野先留在太平,只要陈野先在我们手上,也不怕他手下的人马乱来。”
朱元璋笑道:“如此甚好。”
于是便依汪广洋之计,遣陈野先手下将士与郭天叙,张天祐所部汇合,直取集庆。
当晚,朱元璋与陈野先二人于帐中密议。
朱元璋开口试探道:“陈大帅,此次借你的人马去攻打集庆,陈大帅觉得能拿下吗?”
陈野先眼神飘忽,而后道:“大帅天纵之才,区区集庆定是手到擒来,末将手下将士定然奋勇争先,以助大帅攻城拔寨。”
朱元璋笑道:“陈大帅,明人不说暗话,集庆易守难攻,又有重兵,拿下哪有那么容易。”
陈野先心中犯嘀咕,“不知大帅此话何意?”
朱元璋又笑了笑,“实不相瞒,郭家兄弟与本帅有些误会,想必陈大帅多少也知晓一点吧。”
陈野先回道:“知道一些,好像与郭大帅之死有关,但不清楚内情,想必定是误会,大帅是忠义之人,定不会行不义之事。”
朱元璋直直地盯着陈野先,“不瞒陈大帅,此事多少还是跟本帅有点关系,所以我们之间的误会很难解开。若是让郭家兄弟拿下集庆,本帅以后的日子怕也没那么好过,不知陈大帅明白本帅的意思吗?”
陈野先瞬间明了,“大帅放心,末将定会交待手下的兄弟,让他们好好配合,定不会让集庆有失。”其中“好好”二字说得甚是用力。
朱元璋笑道:“很好,陈大帅果然是聪明人,今日之事,本帅不希望有第三人知晓,想必陈大帅的口风很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