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难民变劳工(2 / 3)

理者把自己的队伍分成一百人一队,每个队都有正副两名队长。这些事情都做完后,所有的队伍出发赶赴自己工作的地方。

牛家庄的窝棚还在继续建造之中,这里大概有五百人在建造窝棚,另有五百人在清理那片盐碱地。除此之外,有数百人在运送砖石等建筑材料,有数百人在石灰石矿上工作,剩下的数千人则分成两队,分别在修建从北京城到牛家庄和石灰石矿的道路。

现代的路有两种,一种是柏油路,另一种是水泥路。这两种路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水泥路的优势在于易修建,不用什么大的机械就可以,另外就是耐高温,耐水浸,更耐老化;劣势就是噪音高,而且在路基稳定性差的情况下,水泥路面极易损坏。

柏油路的优势在于行车舒适,噪音小,且对路基的稳定性要求不高;劣势是耐水性差,一场大雨过后,汽车再一轧就容易损坏。再有就是不耐高温,夏季温度一高,沥青就会融化,造成路面的损坏。

不管是柏油路也好,还是水泥路也好,对刘学来说都是一样的,他要考虑的是以目前的条件,他能修哪种路。其实这都不用想,他没有沥青,根本修不了沥青路,所以他只能选择修水泥路。

刘家村和前余村之间有两条路相连,一条是擦着前余村的村边然后连接刘家村,这条路被刘家村人戏称为北环村公路。这是一条乡道,是刘家村以东的村子去雁翎市的必经之路。另一条路比这条乡道要近许多,路面比较窄,除了农忙时有些农用车经过,平时就是去前余村上学的学生。

因为路面较窄,铺柏油路不方便,于是这条公路就铺成了水泥路。

九十年代农村的娱乐方式还很少,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平板也没有,顶多就是一个电视。但对孩子们来说,在家看电视远没有和小伙伴们出去玩有意思。所以,在那条上学之路修路的时候,刘学和小伙伴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过去凑热闹。也因为如此,刘学虽然没修过水泥路,但是修路的所有流程他都知道。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学依然每天去上课。其实阿拉伯数字并没有多难,而且上课的那些宦官和宫女都是在内书堂读过书的,对算学不说多精通,但一般的加减乘除都是会的,而那些账房先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算学当然不在话下。所以,经过几天的学习,所有人都学会了阿拉伯数字的实际应用。

学完了阿拉伯数字,刘学又开始教他们拼音。与此同时,数支由难民组成的劳工队伍也在有序的进行着建设。牛家庄河堤上的窝棚已经搭建完毕,劳工们已经按照家庭为单位住了进去;盐碱地表层的土被移走,换了一些新土过来,要建造的厂房的地基也已经完成,现在正在砌墙;石灰石矿在数百劳工过去后也已经恢复生产,开始源源不断的产出石灰石,一部分石灰石烧成了生石灰,另一部分则生产成了水泥。

这里重点要说一下的是修路队,水泥路的使用年限很大一部分要看路基的稳定性。如果路基稳定性差,修完路后容易出现路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等情况,水泥路表面的水泥板就会出现断裂。而水泥路本身维修就比较困难,一旦水泥板断裂的多了,那这条路也就废了。

为了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劳工们把路面深挖了一米半,然后再回填掺了生石灰的土。回填土的厚度只有二十厘米左右,填完土后先是人力夯实,然后再用石匠们从附近大山里开凿下来的一人来高的石碾子压实。

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直到把路面再次填平压实,路基这才算是完成。路基完成后,就是安置挡板,然后在挡板里放入搅拌好的水泥。

路面刘学设计的是双向六车道,每个车道按照华国国道的标准三点七五米修建,中间有一米五的隔离带,也就是一共二十四米宽。

对于信王雇佣数千难民修路这件事,众说纷纭,有说信王仁义善良的,也有说信王沽名钓誉的,不一而足。

这天上午,北京城南修路工地上,一个老人抱着一个孩子的尸体找到了正在修路的张老三。一见到张老三,老人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老三,对不起,我没看好狗子,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啊。”一边道着歉,老人大哭了起来。

见此情景,张老三一下子就扑了过去,然后他看到了老人怀里紧闭着双眼的儿子。“狗子,狗子,你睁开眼睛看看爹啊,狗子。”

张老三撕心裂肺的喊着儿子的名字,双手也用力的摇晃着孩子的身体。在张老三用力的晃动下,狗子垂下来的小胳膊剧烈的晃动着。看到张老三伤心痛苦的样子,有人过来拉扯他,安慰他,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

哭了好一会儿,张老三从老人手里接过了儿子的尸体,王老四蹲在一旁说道:“老三,狗子已经走了,你节哀吧。”

“老四,狗子他娘走的时候我答应了她啊,我就是死也要护着狗子的安全,可是现在,我,我,我也不活了。”说着,张老三抱着儿子的尸体就朝旁边的一棵树撞了过去。

周围有很多人,看到张老三要寻死,众人一起把他拦了下来。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