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位老人(3 / 3)

浩说。

“五哥,先谢谢五哥这几天的帮忙了。”刘学先感谢了李志浩一番,而李志浩则摆手说不必如此,咱们的关系在这摆着,这点小忙不算事。

表示完感谢,刘学接着说道:“五哥,不出意外的话我过十天半个月还会回来,在我离开这些天里你帮我多买些粮食,越多越好。”

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刘学查到明朝末年几乎年年干旱,伴随着的还有洪涝和蝗灾。尤其是崇祯皇帝继位后,陕北几乎年年都是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资料上仅仅是“陕北大旱,赤地千里”几个字的描述,然而在这几个字的背后则是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如果是以前看到这些东西,刘学顶多会感叹一声朝代更迭时最苦的就是百姓。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再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自己就要成为大明皇帝了,那些人关乎着自己的命运。正是因为陕北大旱,而朝廷赈灾不济才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进而导致明王朝的覆灭。

不管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刘学都不会坐视这一切的再次发生。赈灾,钱不是最重要的,粮食才是。

“你要粮食做什么?”李志浩不解的问道。

要粮食做什么?在没有决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李志浩之前,刘学要找各种理由去敷衍他。

找个什么理由呢?啊,对了。

“我不是要给我爹开个养殖场吗?养殖场得需要大量的粮食,我现在做准备,就是未雨绸缪,先把粮食备好,省得到时候抓瞎了。”

“这样啊。”刘学要给父亲开养殖场的事情李志浩是知道的,当刘学说出这件事的时候,李建设说这件事他来安排。现在华国经济已经开始腾飞,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当地资金相比,外来资金更能提升官员们的政绩。

为了能让养殖场建设的更顺利,同时能从政府手里拿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李建设打算让大儿子李志辉出面,先联系好设计公司和施工队伍,,然后再去雁翎市和市领导就养殖场的建设进行商业洽谈。

“你买粮食要做饲料的话,我看你就别买市面上正常的粮食了,陈化粮更加划算。”李志浩说道。

“陈化粮?”刘学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他问道:“陈化粮是什么东西?”

“陈化粮就是国家粮食储备库里放时间太久的粮食,这样的粮食人吃了不太好,但是做饲料是没什么问题的。每年国家都会对外处理一批这样的粮食,我家每年也会接一部分,如果你要,我就跟我哥说一下,今年的份额都留给你了。”李建设的公司每年都要替国家处理一批陈化粮,这些陈化粮大部分都是要送到各地的饲料厂的。所以刘学如果买粮食是为了做饲料,那这些陈化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