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入赤国太子府(3 / 4)

道天骄之名,天下何人不知但有妙策,孤洗耳恭闻。”

“殿下所忧者,问心阁也”林苏道“问心阁权谋之术天下知闻,渗入赤国朝堂上下,军中上下,势力之强,难以测度,然而,此阁之存,亦是陛下心头之患,是故,殿下不敢过于亲近,是否如此”

一语直击中枢

苟先生眼睛微亮“先生真是明见万里也,一语直击中枢,足见坦诚,却不知有何对应之法”

林苏道“清风想问一问先生,依先生所见,问心阁最可怕之处,在于何处”

“问心阁最可怕之处,亦是因人而异,江湖中人看来,其最可怕之处,无过于无影无形杀人技;在朝堂看来,其可怕之处在于权谋之下、渐成大势;在殿下看来,其最可怕之处,在于其心未定”

这话的回答滴水不漏,而且高明之至。

一方面回答了问心阁最可怕的几个地方,另一方面,还巧妙地突出了太子的站位高。

表明他们与问心阁为敌,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这话拿到全天下去说,也并不出格。

林苏轻轻点头“正是问心阁最可怕之处,因人而异那么在谋士看来,最可怕之处,又在何处”

在谋士看来

点入实质性正题了

因为他们此刻都是谋士,在谋士看来,就代表着他们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苟先生缓缓抬头“在谋士看来,其最可怕之处在于合”

“高明之至”林苏击节而赞“问心阁擅权谋,天下间擅权谋者比比皆是,问心阁精战技,天下间沙场之士亦是比比皆是,然而,他人单兵而战,而他们,抱团而战,故能所向披靡所以,欲谋问心阁,需分之”

“分”

太子精神一振

林苏道“问心阁以阁为名,其实乃是一大宗门,长老数以千计,弟子数以百万计,合而击之,纵然一国亦是难敌,但是,任何一个宗门,都会存在意见分歧,只要善于利用,分而治之,问心阁必起内讧,内讧一起,如何一致对外二皇子身后有问心阁,太子殿下身居东宫正位,岂能没有问心阁人来投此消彼涨,这股力量相互抵消,太子殿下岂不唾手而得力量优势”

太子心头一跳,争抢问心阁的支持

话题是不是回到了很早的纠结

他一直想争取问心阁的支持,但身边这个谋士苟先生坚决不同意,理由如上

这理由他刚刚接受,现在诸葛清风这个智者站到了苟先生的对立面

他是做大事的人,他不会得罪任何一人,他理顺下思绪“诸葛先生,对于大势如何看”

这话,不是苟先生的质疑,引起不了争论

林苏笑了“未来大势,六个字而已可问心,不留阁”

可问心,不留阁

“望先生详解”太子眼中光芒闪烁。

林苏道“问心之才,放诸天下各道均是才,然而,不可成阁不成阁,可问天下道,成阁,问的只会是自己私心”

这话就亮堂了。

问心阁里的权谋术有用。

战场杀伐手段有用。

勾连纵横之道亦有用。

他们的手段拿到天下各条战线,都是有用的,但是,他们本身不能有一个坚强的核心,一旦有了这个核心,各条战线上的问心阁门人汇合,问的就不是朝堂大计,问的不是天下苍生,问的只会是自己的私心

到了他们力量高度膨胀,而他们私心也冲破堤岸的那天,问心阁就把治理天下的利剑,就会倒转剑柄,化为最可怕的魔龙

太子深吸气“先生明见万里,看穿此节,我父皇也可以看穿,你让孤与问心阁结交,是否有些有违父皇之本意”

林苏笑了“殿下以为,这是与问心阁结交”

“”太子微微一怔。

“此为分化”林苏道“问心阁合而无敌,分则可治,殿下分而治之,岂不正合陛下心意”

太子心头怦怦跳,目光投向苟先生

苟先生慢慢站起,深深一礼“老朽看出了大势,却未能在大势之前再进一步,先生之策实上策也,真正吻合陛下圣意”

太子大喜

两大谋士刚才一番对话,已经充分彰显高端,此刻达成高度共识,前景可期

分化问心阁之大计定型。

那么,怎么操作

这才是关键的环节。

林苏道“太子殿下前期与问心阁关系并不融洽,不宜大张旗鼓改弦更张,东宫属众亦不宜入问心阁,清风倒是可以代太子殿下走这一程”

太子闻此言,大喜过望。

他知道诸葛清风的特殊性

诸葛清风是诗圣圣家的人

别人想入问心阁,问心阁还会看心情决定接不接待,身为诗圣圣家的人,自有其分量,他必定是可以入的。

只要他进入问心阁,以他的身份,对方接待的人层次也不宜太低,而以他的口才,以他的智道,策反问心阁的高层,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