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入赤国太子府(2 / 4)

喜。

中门大开,诸葛清风带着一名侍妾飘然而入,太子带着苟先生亲身迎接。

双方见面,诸葛清风一个大儒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双手将他的手合在掌中“诸葛宗师远道而来,一路奔波,孤已置酒一桌,先生先入华堂,边喝边聊。”

太子亲自引路,两边侍仆同时躬身,华堂之外,满城灯火,华堂之内,富丽堂皇,诸葛清风踏上华堂,也是连连赞叹“殿下之东宫,有皇宫之万千气象,亦有红尘的三分烟火,着实非同一般。”

旁边的苟先生笑了“诸葛宗师可有兴就此情此景写诗一首”

这话一出,太子心头微微一动,何意检验来人是否真是诸葛清风么需不需要如此精细但出于对苟先生的尊重与信任,他没有出言阻止。

诸葛清风身边的那个侍妾心头却是一震,一进门就要写诗

什么意思

查验么

他们当然不是真的诸葛清风,他们是林苏和周魅。

林苏幻化成诸葛清风的模样,周魅也进行了伪装,虽然说赤国境内按道理讲,不会有人知道周魅的真面目,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小心不亏人。

林苏点头了“苟先生出言相邀,清风敢不从命”

手一起,宝笔在手,金纸出

众人瞧着他的笔尖,全都停止了呼吸。

苟先生本意,太子清楚,就是识别真伪的。

一般人识别他人,靠的是元神,靠的是言语,前者苟先生不精通,后者苟先生不方便,所以,他采用了一种更为可靠也是更加高明的方式,让来人写诗

诸葛清风是诗圣圣家的传奇人物,相传但凡落笔,就是彩诗,原创首作彩诗,天下间何人可以假冒

如果他能够写出原创、首作彩诗,那他的身份确凿无疑,如果不能写出,或者太失水准,那他必定是假冒。

林苏提笔,不仅仅是这两人有了些许紧张,即便是周魅,也停止了呼吸。

她的心绪更加复杂,她一方面担心林苏诗入不了彩,另一方面,她还担心林苏诗写得太好,要是万一飚出个传世,那全完蛋了

传世一出,圣殿可是能真正识别的,而且会将写诗人的名字报出来,她很想提醒林苏,你千万要悠着点,千万别玩嗨了,假冒别人的时候,不宜太放飞

“更深月色帝子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绿透窗纱。”

笔一收,五彩霞光突然透过华阁的窗纱,映得室内众人脸上一派迷离。

苟先生眼睛睁得老大,盯着这张诗稿上的五彩流光,原创首作五彩诗篇

确凿了

是他

相貌可以伪装,身份可以伪装,诗道底蕴如何伪装

天下间抬手间写下彩诗之人能有几人

太子哈哈大笑“诸葛先生抬笔即是彩诗问世,孤算是见识了,苟先生,服了么”

苟先生满脸笑容“服了服了,真正敬服,先生请入座”

林苏躬身,托起诗稿“此行未带拜礼,此诗稿送与殿下,作为清风贸然登门之拜礼如何”

太子大喜“此幅诗稿,写尽了东宫风貌,亦写出了季节之变,万金不换也,谢先生厚礼”

接过诗稿,喜孜孜地交给旁边的师爷,嘱其用心装裱,从此置于诗画阁正中。

林苏也暗暗松了口气,写诗于他,历来从不紧张,但今夜他还是有三分紧张,不是担心入不了彩,他大脑中记下的古诗,全都是千年历史中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品,不是精品也根本流传不下来,七彩随手可写,但他不能太放飞,他需要控制火候,诸葛清风的诗,七彩相当少,五彩是常态,所以,他假冒诸葛清风写诗,以五彩为最佳,万一写成了七彩问题不太大,但万万不能在这两个层级之外。

上面这首诗,他在原版上只改了两个字,虽然只改两个字,档次却下降了一大截。

原版首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他改成了帝子家。

虽然这一改,显得更气派些,也与太子的身份更对应,但是,诗的档次却下来了,为啥因为诗意有些许小矛盾,整首诗写的其实是寻常乡野人家,而他改成了帝子家,气息多了些许不顺。

但这么一改,恰好吻合他的初衷将这首诗硬生生压到了五彩境界。

酒菜呈上,苟先生亲自倒酒,太子与其互敬三杯,苟先生也托起了酒杯“先生刚才提笔一诗,其中后两句老夫甚是有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绿透窗纱,先生万里而来,该是给殿下带来了春风,也带来了新绿,不知是否如此”

春风,新绿

这都是充满希望的好词啊。

林苏内心感慨一番文字的妙用,微笑“世上之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清风纵然想给殿下带来春风,但最终带来的是春风还是狂风,却也是难以尽知。”

太子满脸堆笑“先生当日东河乱局之中,妙手尚可回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