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江宁呐喊(3 / 4)

不渴。”

“和我客气甚,快点喝一口吧”

那薛大姐不由分说将竹筒塞到林巧儿怀中,后者赶紧又看了一眼守在水缸旁的监工赖有德,这才低头轻抿了一口,随后抬头看了一眼侧前方的胞妹林稚儿

因距离过远,林巧儿最终放弃了将竹筒抛过去的打算。

清水不值钱,但在天和纺场却不便宜为防止弄湿纱线棉布,场坊内不准人带水入内,若口渴,只能从监工那里买水来喝。

一碗一文这对于日薪只有七文钱的林巧儿来说,已不便宜。

偷偷将竹筒还给薛大姐,林巧儿担心的看了一眼侧前方的妹妹,林稚儿只有十二岁,正是贪睡的年纪。

可纺场每日需上工七个时辰,林稚儿睡眠不足,上工时经常坐在织机前打瞌睡。

上月,便因此织坏了一匹布,被抽了几鞭子不说,还被倒扣了两个月的月钱

“稚儿,稚儿”

低声呼唤两声,让昏昏欲睡的妹妹打起了精神,林巧儿这才转头对薛大姐感叹道“姐姐,你说的那淮北纺场每日只作工四时辰,还有节假日可是真的么”

薛大姐将竹筒重新藏好,低声回道“我骗你作甚咱们这场坊里的纺车每回只能纺六锭纱,人家淮北场坊的纺车能纺二十四锭,咱们四个人作工才当人家一人的效率,正因如此,咱们纺场的棉布才竞争不过淮北棉布,那没良心的东主就只能拼命压榨咱降低成本,才能和淮北竞争一二”

“哎,姐姐懂的真多。”

林巧儿叹了一声,她对淮北感情相当复杂以前,淮北棉布没有流行之时,官人在码头做力夫,她在家纺布,总也能勉强顾着吃喝。

可随后几年,淮北棉布行销江南,不但质量比她在家中织出来的更好,价格也便宜的多。

从此,家中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今年年初,估衣巷招工,林巧儿被逼无奈,才带着妹妹抛头露面做了这织工。

但半年下来,别说攒钱,连温饱都顾不住。

可林巧儿却不敢提出辞工之类的要求,在纺场作工,加上官人挣来的苦力钱,尚能吊着命活下去,若辞工,他们这等在城外没田地的百姓只怕要饿死。

年初时从淮南逃来的百姓,此刻可都还在城外耗着呢,日日都有饿死的,到了冬日,只怕更惨。

“哎”林巧儿又是一叹,“这日子甚时候是个头呀。”

旁边的薛大姐闻声,也跟着一叹,却道“妹子,还记得隔壁纺场的丁娘子么”

“自是记得”

林巧儿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娘子模样,这丁娘子为人极好,谁家有个三灾六难的,她总会热心帮忙。

就像这回,妹妹被扣工钱,娘家揭不开锅了,便是人家丁娘子拿出自己的工钱给林家应急,才让一家有了杂粮糊口。

这丁娘子懂的多,据说还识字,每到夜里,还组织工友识字、讲大道理。

反正林巧儿便是从丁娘子那里听说了自己终日辛劳,为啥还穷的道理

林巧儿听的不太明白,后来又因为工作辛苦,已好久没去丁娘子那里学识字了。

这丁娘子啊,哪都好,只可惜脸上有一道刀疤,可惜的很。

薛大姐却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道“丁娘子在隔壁场坊组织姐妹成立了工会,妹子要不要一起参加”

“甚是工会”

“工会便是便是将咱姐妹组织起来,一起和东主谈条件。”

“谈条件”

“对啊至少先让场坊取消了这喝水钱和绳床钱”

喝水钱就是这一文一碗的水,至于那绳床场坊每日午后有两刻钟休息时间,但休息时间不许织工在车间逗留,车间外为数不多能躲避烈日的树荫下,东家在树上扯了几条麻绳,谁若想休息,便趴在绳子上眯一会儿。

一刻钟一文钱

不花钱,连树荫都不让待。

即使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林巧儿也觉着不合理,可还是下意识问道“那东家会同意么”

“咱们组织起来就是为了和他们斗呀咱们不但要有免费清水喝,往后还要争取假期、缩短上工时间,向淮北看齐人家淮北织工是人,咱难道就不是人了”

薛大姐说完,期盼的看着林巧儿,可后者犹豫过后,却赶紧摇了摇头她可听说了,这天和纺场背后东家不但有江宁的将军,还有朝廷里的大人。

这样的东主,咱跟人家斗个甚啊

人家一根指头都能碾死咱

林巧儿尴尬一笑,只道“姐姐,咱们还是本本分分作工吧,万一东主不让咱干了怎办近来,我听我家男人说,他跟了一位罗大哥,在石头津码头打跑了泼皮混混,再也没人抽他们的力气钱了。想来,往后日子会好过些”

林巧儿声音越来越低,让她和东主斗,她是没这个胆量的,但丁娘子和薛大姐人都很好,自己不敢跟着对方进那工会,让她觉着有点羞愧。

薛大姐一叹,再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