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肉不香了(1 / 2)

天空蔚蓝,深邃而又纯净。

飞机缓缓升高,云层变幻着颜色,忽而白,忽而黄,忽而亮。

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太阳照进窗口,洒下班驳的光。

风景再好,看多了也会腻。打量几眼,李定安盖好薄毯,闭上了眼睛。

于徽音和舒静好坐在后排,两人盯着一个小玻璃瓶,嘀嘀咕咕

“你们从哪挖出来的”

“就哨所北边的牙城遗址中,用一口木匣子装着,挺多李老师说这是紫硇砂。”

“也是蒙语专业”

于徽音促狭的看着他,“你尝过没有,什么味道”

“是挺复杂。”

漂亮个屁

“怎么这么堵”

“说是中药,古代用来治外伤,现代用来治癌症。”

“才不是,他是我领导”舒静好猛摇头,拉着于徽音的手,“她才是”

蒙古开学晚,她暂时无事,就在酒店兼职翻译,使馆偶尔忙不过来,也会当几天临时性的公务团体导游。

“是学术交流”于徽音指指自己,“我是宣传,他们俩是文旅。”

“不是说我们给他们捐助了好多吗”

“因为污染蒙古太冷,全年平均气温只有一点五度。乌兰人口又太密集,没楼房住的人只能烧煤烧柴取暖,而且一年至少要烧到八个月以上,所以空气很差”

李定安摇摇头,把小瓶拿了过来。

李定安无奈的转过头。

“还行吧,运气比较好”

于徽音和舒静好很是兴奋,想出去逛一逛,李定安也觉得无聊,顺便当护花使者。

怎么这样

李定安懒洋洋的往后一靠“等着咱们建呢。”

“整体上还行,就是晚上醉鬼比较多,尽量少出门。非要出门,就尽量别说汉语。”

两人跑了过来,接过烤串,又给范蓉分了几串。

于徽音和舒静好都是吃货,不然也不会想着尝一尝能治癌症的紫盐是什么味道。

“不知道,要不要尝一尝”

嘴里咬着肉,右手使劲的往下撸,左手里抓着一大把,朝她们扬了扬“好香你们要不要”

范蓉愣了愣看起来,三人岁数都差不多啊,男的好像还要小一点

看着也不像啊

何止是好多

教育、医疗、公路、桥梁、铁路、航空、工业设备、基础性保障设施,甚至是一到雪灾就援粮援物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整整援助了七十多年,就没停过。

不然呢

这是出国,不是出村。

“也是成吉思汗”

“这样的啊那樽银像是谁”

“要”

“广场中间的雕塑呢”

“只是随便说说,你以为我们真吃”

“这么神奇,什么味道”

“还是成吉思汗”

思忖间,李定安闭上眼睛,小睡了差不多一小时,广播提示,航班已抵达乌兰巴托,即将降落。

一行人上了车,大巴开向使馆所在在bj街。

“这儿的民间对你们不是太友好”

“市中心中的市中心,堵点很正常。”

她转过头李定安正在一处小摊前吃烤羊肉,满嘴都是油。

本以为他在开玩笑,但王永谦竟然没吱声

比较正式,没怎么喝酒,差不多一点多就结束了。

六一二二三一三一七

“不是,汉族”

“成吉思汗不是银的,外面是不锈钢外壳,里面是楼”

挺大,估计有半斤肉,还贼新鲜。

“李定安,山坡上怎么那么多彩色房子,好漂亮”

“真便宜,才卖十块钱一串。”李定安感慨了一下,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又掏出钱包付钱。

范蓉看了看不远处的李定安,又冲舒静好眨眨眼睛“男朋友吧”

酒店给他们派了个翻译,女孩叫范蓉,人如其名,长的很漂亮,还是京城外国语学院蒙语系的高材生,参加教育部公派教师已经两年了。

范蓉又愣了一下“他是蒙古族”

“山上还有肖像画,好大那是谁”

一行人下了飞机,来接机的是使馆文化处的三级参赞,和王永谦认识,反正挺客气,说是帮他们安排到了使馆旁边的国航酒店。

舒静好是第一次出国,于徽音是第一次来蒙古,反正两个人都很好奇,趴在窗户上叽叽喳喳。

“那是平民区蒙古有三百二十万人口,有一百七十万生活在首都,其中一百一十万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就只能造简易房,或是搭蒙古包。”

“怎么两个部门”

“怎么只有四车道两边还很宽啊,为什么不把路扩一下”

“有什么用”

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酒店。

“一定要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