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在这下面(3 / 3)

李定安一脚油门,皮卡冒了一股黑烟,扬长而去。

万成标和卜治民愣了一下,“嗖”的跳上了越野,刚要发动,姚川又追了过来“等等我马上找到窑址了,怎么也得去看一看”

两人对视了一眼盯然。

发动着汽车,卜治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姚组长,我这次算是开眼界了”

“开什么眼界”

“我说的是李老师,还有他的这种方法,以及嗯,思维方式”

不夸张,邢峰说是要上老道山,要钻探岩层的时候,他真的想骂娘我们是考古队,不是地质勘探队。

岩层和瓷窑有个鸡毛的关系

看,是不是有关系了

姚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心里也虚了一下谁说不是

也别说万成标,既便是项目组,既便是今天早上,依旧有许多人怀疑从山顶上找窑址李老师的脑洞是越来越大,想法是越来越怪

现在呢,怪不怪了

一想就觉得脸发烧

思忖间,车开下了山脚,开到了峡沟边。

不远,离最近的洼地还不到五百米。

很宽,目测有二十多米,但不深,也就五六米。

沟底为砾沙与碎石,两岸为黄土,典型的洪水与暴流冲涮而成的槽形凹谷。

这样的沟槽,青龙山一带有很多,因为土质疏松,植被太少,动不动就会崩塌。既便现在,还经常发生民房、农田被埋的情况。

找了一处缓坡,李定安下到沟底,顺着靠近山体的一侧,边走边看。

沟壁的土层很统一,大部分黄土,偶尔夹着一两层碎石和细沙。

这种层级环境与山体的地质结构关系很大遭遇暴雨,洪水从山上冲下来什么,这一层的结构就是什么。

走着走着,李定安停了下来。

左朋凑上来瞅了瞅“这里怎么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其它地方都是黄土,这是却是沙土

也是砂涌

又不完全是,好像还夹杂着一些黑壤。

通辽地处东北,有黑壤很正常,感觉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正然狐疑着,李定安抓起了一把土,轻轻的晃。

不一会儿,黑壤类的物质被筛到了表面。

他用手捻了捻“我知道了”

“什么”

“瓷土的采取方式是露采和洞采结合,窑口就建在矿洞上面,发生地震的时候,引起了采空塌陷,哗全沉下去了,所以才什么痕迹都找不到”

李定安又指了指手心里的黑色物质“这不是土壤,而是灰分煤与炭锻烧后的残留物地震后又发生了砂涌,被挤出来的老马,喊挖掘机”

哈,瓷窑在这下面

马献明直愣愣的盯着沟岸,脑海中浮现出早上那一幕

“李老师,挖完山顶,伱是不是还要挖悬崖和山谷”

“别说,还真有可能。”

“别我求求您”

“好,探完山顶,就打道回府”

顿然间,他就一头的冷汗要不是李定安坚持,别说明年,再找十年他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但谁特么能想到,窑址会埋在山谷下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