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悬崖上建瓷窑?(3 / 3)

分开,那会又是几点

“晚上呢,他一般到几点”

“最早也要到十二点。”

“忙什么忙那么晚”

“当天所有的堪探和化验数据都要经过他分析对比特别是化验,经常有误差,他一般会放在第二天早上复试”

“早上试验,晚上分析他白天干嘛”

“出野外啊”

左朋不知道说什么了。

十二点之后睡,五点之前起,刨开吃饭上厕所的时间,他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七个小时

怪不得昨天他说休息一晚上

更怪不得下面的人只是找自己诉苦,而不是抱怨

标杆在这立着呢,怎么抱怨

但这样,就是铁人也受不了

“我去吧”

“唉,谢谢左局正好要去安排一下中午的菜单和送餐”

肖主任一点儿都没客气,转身就进了厨房。

左朋看着手里的饭盒,愣了好半天。

以前她哪有现在这么干脆利索

摇摇头,他端着饭盒去了会议室。

临时让山庄腾出来的,现在成了实验室。

走廊里很安静,进去后依旧很安静,进了防护门,才隐约听到说话的声音。

左朋放下饭盒,隔着玻璃瞅了一眼。

男男女女八九位包括三个组长,马献明、程永权、两个资料员、以及他从局里调来的三个实验员,整整齐齐的站成两排。

实验台上,李定安实验,舒静好协助,边做边讲

“我再强调一遍土壤样本一定要现采现验,坚决不能过夜,不然会受温度影响,使微生物活性、细胞质流动、有机质分解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化验结果

其次要注意顺序先测酸碱度、其次土质黏性、其次硅铝率、最后再测重金属百分比前三样测不准,重金属即便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也没有任何意义”

左朋听的似懂非懂,台下的九个人却频频点头。

又过了几分钟,李定安直起腰,摘下手套“对比”

舒静好忙报数据“土色75yr 66,h值43、粘粒硅铝率为17、细土游离氧化铁为15、1以上砾石含量16,成份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马献明愣了一下,脸上浮出喜色“冻了几晚上,土壤数据和瓷片样本更接近了”

姚川摇摇头“只是接近,而非一致无论是酸性值、还是黏重,或是富铝化数据都还差很多烧不了瓷,至多也就能烧点砖和瓦”

“但已经最接近了”

“再接近也不可能拿来烧瓷,烧陶都不行”

“先别吵”李定安摆摆手“土壤样本来自于哪里”

“是邢队长送来的”方志杰翻着记录,“取自乔家仗子村瓦盆窑子组与牤牛营子组之间的峡沟”

“瓦盆窑子组”姚川一拍手“看,果然烧过瓦”

马献明陡然一叹猜的真准

李定安想了想“周边环境呢”

“南北均为峡沟,名东沟,长度26公里,两岸为村组,西村组往西15公里为青龙山主峰老道山,海拔740米”

“峰顶与地面落差多少”

“105米”

“岂不就是断崖”

李定安嘀咕着,“断崖之下的地型呢”

方志杰敲了几下键盘,调出照片“有三处洼地,分别为下洼、东沟洼、西洼均呈不规则圆型,面积为6500平方、4200平方,2800平方”

“间隔多少”

“最窄80米,最宽210米”

李定安皱了一下眉头从地层学而言,这三处洼地跟连起来的有什么区别

“崖下与洼地植被情况”

“属草甸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以禾草、莎草、豆科类为主。”

长这么多草,还有豆科类,应该不是。

但看土质和地形,就这里最接近了

“知不知道洼地形成原因”

“啊”方志杰愣了一下,“资料中没有记载”

李定安拍了一下额头问顺嘴了。

面积才万来个平方,也只是村组,哪种地理资料中都不可能记载这么小的地理单位。

他想了想“通知邢组长,不用去青龙山洼了,去老道山”

马献明拿出手机“继续探东沟,还是三处洼地”

“不,探老道山”李定安摇摇头,“先取峰顶土样”

马献明顿然愣住,其它人也是一脸懵逼。

探老道山的峰顶

那里是青龙山主峰,还是断层崖地貌,而且峰顶与地面落差高达百米以上。

换种说法悬崖利壁中的悬崖利壁。

就想不通,怎么在这上面建瓷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