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找到了(1 / 3)

第348章 找到了

打印机“嗡”的响了一下,吐出了一张表格,方志杰递了过去。

李定安凝神细瞅粘粒硅铝率、细土游离氧化铁、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老马说的没错,这是离样本数据最为接近的一次。

说明离找到窑址不远了

身边悄无声息,他下意识的抬起头

马献明拿着手机,满脸纠结

几个组长、研究员面面相觑,茫然无措

“愣着干什么,给邢队打电话。”

“真探峰顶”

“探”

开始是河岸,之后是山脚,再之后是山腰,现在又成了山顶

“要还是找不到呢”马献明的表情说不出的痛苦,“再过几天,是不是还要探悬崖和山谷”

别说,还真有可能

但这与常识不符瓷土的颜色越深,说明氧化铁含量越高,烧出的瓷胎颜色也就越暗,反之就越白。

越低越好,一般的铁质量分数都在百分之一以下。

“不会,就在奈曼”

“没见过至少奈曼的地质与环境监测历史数据中,从没有发现过铁含量这么高的高龄土”

翻过来又怎么了

他翻了过来,顿然愣住“红的”

“李老师,你的早餐”

谢天谢地,终于等到这一句了

很精美,也很有特点,但这是釉上彩工艺的原因,和瓷土有什么关系

狐疑间,他抬起头,李定安扬了扬下巴“左局,你翻过来”

李定安点点头“对,红的”

李定安若有所思,“小舒,拿一件标本,还有相关资料再端两杯茶”

所以,这块瓷片选土时,瓷土就是红色的。

不大,直径约摸四五公分,裁的四四方方,有明显的弧度,估计是从什么完整的器物上割下来的。

仔细看,无论是叶、茎、枝,以及花瓣,都要高于胎体,非常有立体感。

“不麻烦”

左朋笑了笑,“李老师,要不咱们到旁边”

“这不对”

釉面很亮,留白的瓷质又细又腻,而且很薄,如果不拿在手里,左朋险些以为这是从搪瓷珐琅缸子上裁下来的,而非瓷片。

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光面瓷,而是浮雕瓷,可塑性越高,越好雕琢。

李定安轻轻一推,瓷片到了左朋面前。

终于问到正题了

“找相似土壤,也就是蒙古瓷的瓷土”

年轻真好

左朋拿了起来,先看了看釉面一朵芍药,色彩很鲜艳,典型晚清时期的粉彩风格,但要比粉彩瓷更为生动。

其次会影响耐火度铁越高烧成温度范围越窄,从而导致成品变形的机率增高。

李定安指了指凸起的花纹,“和高强度水泥中加铁粉,铺路的沥青中掺铁渣是同样的道理”

这块瓷片红成这样,至少也在百分之五以上说实话,干了半辈子文物和考古,第一次见这样的

他又端详了一阵“釉面却这么白,用了化妆土”

瓷器的内胎不用上釉,瓷泥是什么颜色,烧成后就是什么颜色,至多塑胎的时候弄平整一点。

“为了增强可塑性”

看他如便秘一样,李定安笑了笑“放心,峰顶要还没有,就打道回府”

马献明猛松一口气,号码拨的飞快。

“吱呀”一声,左朋端着饭盒走了进来

都是双层餐盒,还很大,一只装着粥和菜,一只装着包子。

“好”

左朋组织了一下措词“李老师,会不会找错地方了”

李定安风卷残云,前后一刻钟,两只餐盒就成了底朝天。

但自从有瓷器历史开始,无不是以白为美。

“麻烦左局”

“为什么直接不选浅色瓷土”

所以,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哪个窑口,只要烧瓷,必然要陈腐、沤泥、洗浆目的很简单除铁。

“对”

左朋目测了一下,如果给他,别说早餐,估计午餐和晚餐都够了。

固安寿伦公主嫁的是德木,德木是奈曼部郡王,这批公主的陪嫁工匠不在奈曼烧瓷,能到哪儿

“但砖红壤类粘土说实话,整个北方都非常少见”

“只是少见,但并非没有左局,你看看这个”

李定安又推过来一份资料,居中是一张照片一樽泥塑的大黑天密宗护法神,体形很大,立在神坛之上。

应该摆放了很久,多处掉漆,露着泥胎红的

再看资料道光二十年,德木被选为固伦额附,其父阿旺郡王在成善庙塑左右无量佛、大黑天,为道光皇帝祈福增寿。

之后运入京城,请四世章嘉国师诵经后,置于紫禁城中正殿宫内藏教庙宇群,现存于故宫宝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