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波见王启隆已经答应,大喜过望。
连忙在茅屋内焚香而拜。
和王启隆对天誓盟道“明室不幸,皇纲失统,今有奸臣马吉翔、阉宦李国泰,挟持天子,不思恢复,匿于外邦。”
“吾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士,共赴国难,凡我同盟,戮力齐心,以尽臣节,断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列祖神明,实皆鉴之”
当天晚上,沐天波便与王启隆详细商议,制定了护送太子出险的方案。
然而此事很快便被马吉翔暗中得知。
他思索一番,当即前往拜见永历帝,添油加醋的将二人的计划一一道来。
当永历帝得知沐天波和王启隆二人想要护送自己儿子出险后勃然大怒。
这太子出险了,谁还能来救自己这个皇帝啊
李定国和白文选一旦得到了太子,自己这个皇帝的重要性便会极大地降低。
在保大明还是保自己面前,永历帝果断选择了保自己。
强行下旨诛杀了沐天波的家丁李成、王启隆的家丁何爱。
死死地抓着自己的儿子,深怕因太子出险而丧失了自己脱险的希望。
而对于黔国公沐天波、总兵王启隆,在现在这个关头朱由榔已经不敢处置,而马吉翔也不敢下死手。
毕竟人家沐天波是何等的地位要杀了他缅甸人都不答应呢
而王启隆这位武将,此时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处置的了。
为了防止产生动乱,危害自己。
朱由榔最终草草处理了这件事情,对沐天波、王启隆不敢深究。
只是二人虽然没有遇害,但他们保护太子突围的计划最终破产。
整个永历朝廷也只能在阿瓦摆烂,等到外部的力量来解围了。
在永历朝廷丑态百出之时,李定国和白文选经过多日行军终于抵达阿瓦城下。
二人多次和缅王通信,但最终毫无结果。
迫不得已,这支经过多次大战后军队再次强攻阿瓦。
但是李白二人的军队虽然打遍缅甸无敌手,可器械短缺、粮饷不济的明军却始终拿阿瓦坚城没办法。
李定国和白文选挥师猛攻十余日,始终不能破城。
反而折损了大批精兵猛将。
就在这时,吴三桂跋涉了三个月的大军终于迫近阿瓦。
这支规模浩大的军队抵达,就像是大象站上了天平一样,瞬间令莽达喇和李定国失去了左右局势的能力。
又是一轮晚霞出现,鸣金之声响起。
疲惫的明军将士迅速停止攻城,退回了大营。
李定国在霞光之中嚎啕大哭,最终不得不引兵而退。
而吴三桂已经距离阿瓦只有最后不到二百里的路程了。
“再派使者去阿瓦,告诉缅甸人,三日后如果不把这两件事情给本王办了。”
吴三桂底气十足道“孤就带兵攻破阿瓦,血洗全城”
“是”一群文武迅速领命。
“王爷,我军兵强远非李定国、白文选可比,缅王能够挡住李白二人,但在王爷面前却撑不了几天。”
“待天子到手后,王爷便能掌握天下大义,号令所有复明人士了。”郭壮图微笑道。
“嗯”吴三桂点了点头。
李定国和白文选攻不破的阿瓦,对于现在的吴三桂来说却是举手之劳。
他的七万大军器械充足,兵精粮足,荡平阿瓦如唾手尔。
他就不信缅甸人真的不怕死
“本王兵强不怕缅人不服,只是对于李定国和白文选二人你们怎么看啊”吴三桂询问道。
一群文武闻言面面相觑。
“王爷,难不成你想收伏李白二人”汪士荣询问道。
“不错,李定国和白文选皆乃世间良将,他们麾下的兵马又都是百战精锐。”
“若能收服二人,得李白相助,满清和孙可望皆不足为惧也。”吴三桂缓缓开口道。
此言一出,一群吴藩心腹们脸色大变。
“王爷,万万不可”大将吴国贵急忙道。
“为何不可啊”吴三桂皱起了眉毛。
他一向有惜才之心,敬重天下豪杰。
马宝、马唯兴、马宁、王辅臣、李本深、郑蛟麟、张勇、赵良栋、张国柱、南一魁、线国安、马雄等一大批能战善战之将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仅在汉军绿营中,就算在南明阵营中他平西王礼贤下士之名也是如雷贯耳。
若非如此汉军、绿营、降军中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唯他马首是瞻了。
李定国和白文选无疑是极具才能的,和他们相比马宝等人现在还不在一个级别上。
若是能够降服二人,那吴三桂的前景将会更加光明几分。
然而这两人有那么好降服的吗
“王爷,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