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除了第一条,其他的全部改了。未曾发明文,但是私底下授意十三行放宽了限制。
也增加了货品的供应类型。
这样一来,不止是撒克逊属东印度公司、就连伊比利亚商人、尼德兰商人都闻讯而至。
所有人都在憧憬一个美好的现实
古老的大清帝国,可能要改变他一贯的封锁保守,准备敞开大门拥抱世界了。
如今的广州城外,洋商扎堆。
各方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和帝国结下良好的友谊,纷纷派出前哨窥探动向。
十三行的行商们忙的喜笑颜开。
哗啦啦的银子,想推都推不掉。泼天的富贵,砸向广州城。
洋船满载银子而来,满载各类货物而去,这种盛况可能要追溯到大宋年间的市舶司了。
生意兴旺,十三行的行商们自然出手阔绰。
无论是给乾隆爷的报效军饷,还是本地的打秋风,都来者不拒。
永祥胆大,笃信富贵险中求。
有和大人在上面遮风挡雨,皇上怎么会知道遥远的广州是怎么运作的
总督、驻防将军、巡抚、布政使都预先登门拜访,打通了关系。
分润自有他们一份,条件就是闭眼。
这些人都是有密折权的,一份密折直达天听,那就坏菜了。
乾隆的脾性,大员们都摸透了。
刻薄、残忍,非常在意尊卑华夷,既要银子还要面子,把某些东西看的很重。
幸好,如今的这几位大员都是灵活人。
撒克逊属东印度公司大班,喀利也来了。
乘坐一艘三桅帆船,带着翻译,悄悄的拜访了长期合作的同孚行东家,托他约见了总监督永祥。
在这位富商城郊的豪华庄园内,秘密会面。
酒菜上齐后,就打发走了所有丫鬟。
清方粤海关总监督永祥、同孚行的潘东家。
撒方喀利,还有一位通事。
潘东家年富力强,决定先从这位同胞通事下手
“这位先生,风度翩翩,可是南洋人氏”
“非也非也。在下王兆铭,乃是苏州府人士,因为恶了当地的豪强,无奈携妻儿出洋。”
“那后来”
“后来我意外的遇到了喀利先生,他是我的伯乐,进入东印度公司做了通事,还学会了这一口流利的洋文。”
说到这里,喀利微微一笑。
很显然,他享受这种感觉。
开口道
“感谢诸位先生,你们开放海禁的举措一定会永载史册。数百年后,也许我们的这一次会面,会被形容成东西方的第一次文明握手。”
“对了,顺便征询一下总监督阁下。这次史无前例的放宽海贸限制,是贵国的大皇帝允许的吗”
永祥喝了一口酒,矜持的说道
“那是当然。我大清皇帝至高无上,掌握着帝国的一切。若是没有他老人家的许可,我怎么敢私自开禁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内务府子弟,撒谎比说真话还熟练。
喀利听了王兆铭的翻译,眼神放光,长舒了一口气
“感谢上帝。”
“鄙人在上个月已经正式向伦敦发出了书面申请,请求派遣一个高等级的使团,访问贵国的都城和大皇帝。”
永祥和潘东家,瞬间血液冰凉。
强忍着恐慌,镇定的问道
“什么使团来干嘛”
“当然是代表本国国王的使团,给大皇帝祝寿,顺便商谈两个伟大帝国的合作前景。”
喀利很陶醉的说道
“我都不敢想,当消息传出去后。伦敦的商人们会是何等的兴奋”
“这一定会成为整个帝国的头条,不,是整个欧洲的头条。”
金山卫港口,
东面的海面上出现了两艘挂着白旗的海船,敌我不分。
炮台守军已经全部就位,炮弹装填完毕,处于戒备。
距离5里时,守军发现其中一艘三层武装商船降下了半帆。
这种举动是示好
意味着放弃机动速度,表明自己是没有恶意的。
炮台守军透过望远镜,看着这艘船径直的驶向炮台,缓慢靠近港口。
船首,
一名红毛鬼挥舞着白衬衫,表情颇为激动。
“他为什么那么激动”
“不知道。”
炮台守军不可能认识此人,乃是爱尔兰人史密斯。
就是当初被李郁忽悠,假冒赛里斯使团前去京城骗取乾隆赏赐的那家伙。
他,终于王者归来了。
在南洋混出了些名堂,拥有了3艘走私船,还有一百多号死忠水手,代价是缺失了一只眼睛。
蒙上黑眼罩后,形象上更接近一个真正的海盗。
不过他不在乎这点残疾。相比于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