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她太懂加分项了(2 / 7)

能耽误工作、影响工作,更不能给厂里带来麻烦。

尤其是李学武说这话。

他看向李学武,轻笑道:“就连李主任都避免不了,更何况是我呢?”

“呵呵——”

李学武瞥了他一眼,点点头,说道:“所以说李主任特别能理解你呢。”

“哈哈哈——”

徐斯年笑了起来,有点酒后失态的感觉。

当着李学武的面,他表现的也是很松弛,在营城的压力也释放了出来。

其实厂里下来人调研也好,谈心也好,目的就是安抚和调控

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当面说,有的人喜欢私下里谈。

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看大家适合哪一种。

——

徐斯年跟李学武没藏着掖着,关于营城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摊在了他的面前。

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坐在这个位置上屁股不能歪,否则就要挪挪屁股了。

他是从厂里空降下来的干部,自然懂得需要依靠谁。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仔细地听着他讲,关于组织建设、人才培养、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等等工作。

这算是工作汇报,也算是个人唠叨,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这些内容明天的办公会上他可能还得说一遍,只是会转换成公事语言。

“最难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设备,你知道是什么吗?”

徐斯年看着李学武,认真地说道:“人,是人事,这是营城造船厂最难的。”

“先说工人——”

他掰着手指头数道:“原职工和新职工,外地职工和本地职工,市内职工和市外职工……绝了!”

“我特么必须得说一句,绝了!”

徐斯年有些无奈地说道:“红星厂三四万人也没分出这么多派来,这!”

他指了指脚底下说道:“三四千人,就给我整出七八个团体来,怪不怪?”

“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学武淡定地看了他一眼,道:“组织内部早有结论和经验。”

“谠外无谠,帝王思想,谠内无派,千奇百怪。”

他点了点徐斯年说道:“你是老机关了,还用我提醒你要加强组织学习吗?”

“是,现在管委会主持工作,缺乏组织的领导和关心,”他看着徐斯年问道:“可这不是你放纵自己的理由吧?”

“你才来营城一年多啊。”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表情稍显严肃地提醒道:“不能自甘堕落,腐化变质啊。”

徐斯年沉默地听着他讲,手里的茶杯没有放下,时不时地喝一口。

很显然,他现在的内心是不平静的,酒精并没有迟钝他的思维能力。

“让你下来带班子,是要务实,但也要务虚啊。”

李学武语气里并没有太多苛责,多的还是提醒和劝告。

“虚实结合,这还是你给上一届来厂工作的大学生讲的话吧?”

“这你都还记得?”

徐斯年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还是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啊。”

“嗯,先有自知之明,再有奋起直追,人就怕没有自知之明。”

李学武点了点他说道:“你是一把手,你跟我说人事问题有困难?”

“我告诉你,其他问题都可以谈,唯独人事问题不能谈。”

他认真地看着徐斯年说道:“在营城造船厂,有工人四五千,有工程队四五千,你让我怎么谈?怎么帮你?”

“你要是摆不平人事问题,我不会动这一万人,而是要动你。”

“是,是我的责任——”

徐斯年点点头,长叹一声说道:“是我没有带好队伍,给组织填麻烦了。”

刚刚他的话不无抱怨和推卸责任的意思,可李学武回复的态度也很明确。

——

基层人事变革和机关人事变革从总厂开始推行,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这个时候就要向分厂开始推行了,尤其是在接近红星厂晋级准备的这几个月。

在晋级工作完成后,红星厂集团化的审批就会下来。

两年之内,红星厂要完成各专业厂的建设,各专业分公司的创设。

在这期间,业务会调整,资源要整合,最重要的就是人事变革。

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关系到红星厂能否按时顺利完成集团化的目标。

事情都是人做的,人事问题就是红星厂在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李学武此来钢城是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监督和提醒徐斯年尽快推行人事变革。

相比于其他分厂和分公司的建设,营城船舶在业务和组织构架上有着先天优势。

即便这里的人事结构很复杂,但李学武不管他有多少抱怨,这个问题必须见答案。

只有基层和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