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能保研吗?(5 / 7)

打开天窗说亮话,谁都别藏着掖着,是想同轧钢厂开展校企合作吧」

「要我牵线搭桥」

「不是这个意思」

裴大宇笑着摆了摆手,道「能合作自然是好的,其实我更想听听你的建议,毕竟你是咱们学校学以致用的典范」。

「您看,您又捧我了」

李学武想了想,开口说道「您要是真有意与我们厂开展合作,那我就简单的说几点建议」。

「首先是中小工厂的建设啊,这一点要从投建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等等一系列的成本预算出发去考虑」

「再结合产品的功能、质量、市场等客观因素考量,判断学校是否有能力和必要去开办工厂」。

他竖起一根手指,认真地讲道「我有一点建议啊,就是现在华清大学同轧钢厂的合作模式」。

「首先,轧钢厂科研基础环境,供应科研团队生活保障,并且研发项目,支持项目产品转化等一系列扶持举措」。

「其次,轧钢厂为华清大学师生实习渠道,包括工业和管理等方面的实操实作」。

「最后就是科研成果的应用,轧钢厂对于定向科研是有研究费用的,自主科研部分成果有奖金,也有成果转化的利润分成」。

李学武给裴大宇解释道「华清学校在轧钢厂汽车工业项目上拿了三部分奖金」

「分别是发动机研发、变速箱研发,以及动力总成研发」。

「这倒是」

裴大宇嘴上惊讶,同时也在心里思考着这种合作模式。

李学武这边又讲道「关于学工、学农、学军的问题,我依旧是拿华清的合作举例」。

「华清师生在厂实习渠道包括轧钢厂各车间、机关、项目部,还包括分厂炼钢厂和造船厂」。

「在学工这方面,轧钢厂能充分地结合师生学习要求的,为其锻炼和生活保障」。

「再说学农和学军」

李学武看向韩殊,道「我们厂在密云山区是有训练基地的,并且拥有同卫三团的合作垦区」。

「也就是说,在农业学习和实践方面,我们厂能定向的训练资源,更能在学农的时候,同时学军」。

「是这样的,学武还兼着卫三团的副团长职务」

韩殊对裴大宇解释道「卫三团的驻地就在训练场,所以文学才建议您考虑轧钢厂」。

「嗯,我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

裴大宇看向李学武,示意道「你继续说,还有第三条嘛」。

「缩短学制这一点我不是学校的干部,更不是这个系统的,真是不好说」

李学武顿了顿,讲道「但我可以从联合办学的角度给您一个思路」。

「首先我介绍一下厂里的教学环境和需要」

他从包里拿出一份人事工作报告递给裴大宇,道「今年我厂已经完成第三期的人事招录工作,招录标准一直卡在中学学历以上」。

「我们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完成工业技术和生产设备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要完成技术工人的更新迭代」。

「淘汰老工人吗」

裴大宇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却是没理解这个更新迭代是个什么意思。

「不是指工人的年龄,而是专业技术」

李学武解释道「厂里现有的技术工人多是从帮传带模式成长起来的,缺乏统一执行标准」。

「什么标准」

裴大宇对于教育教学方面还是很关注的,他觉得李学武要说的就是这个了。

「教学标准,操作标准」

李学武强调道「我们厂已经完成了作业标准化流程建设,同时也完成了安全标准化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技术教育体系的统一标准化和安全标准化教育」。

「相关的培训班我们自己也在搞,但多是小型的,定向的,但现在新员工多了,教育压力也大」。

李学武重新回到刚开始的话题上,说道「学校里的教育体系如何变革我不清楚,但可以同轧钢厂联合办学,执行新的技术教育体系」。

「技术教育吗」

裴大宇想了想,说道「那就是调整学习方向,将教学缩短变窄了」。

「还是要从多方面考虑的」

李学武解释道「我们厂参与培训学习的学员绝对达不到高中生水平」。

「厂里更需要以初中毕业生为基础,培训出一批适合轧钢厂在建项目和生产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

「嗯,这样学制倒是短了」

裴大宇点点头,理解了李学武话里的意思,无非是现行教育培训成本下,暂时只需要技术人才。

「一年为一期」

李学武讲道「联合办学职业技术学校,暂时不对外招生,仅以轧钢厂正式职工为学员基础进行培训教育」。

「包括但不限于夜校、周末、定期脱产培训、优秀青年再教育、岗位流转再教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