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十七章 许仪的救市新思路(1 / 1)

许仪到高翰文这里质问,在其个人看来其实是完全有道理的。n

因为一到杭州来,其已经是处处让着新学,让着高翰文了,宁愿织造局自己多上缴,也没逼着增加浙江的税赋。n

结果现在就来过河拆桥,杭州自己的公司股价已经几乎反弹到最高点了,而织造局控股的几乎就被定在地板上,挣扎不起来。最近还涨一日跌一日,这不是有幕后黑手是什么?n

迟迟等不来高翰文主动过来澄清,那就只有自己登门了。n

“织造局这边,现银说不缺也缺,怎么了?”n

看着许仪那愠怒的眼神,高翰文只好一脸赔笑。n

跟这帮只能赚不能亏,亏就是有阴谋侵占,要动用东厂锦衣卫的家伙交流,耐心与平常心是必须的。n

“股价的波动是正常的,要知道去年以及前年大多数时候,官司的股价总是大幅高过民司的。如果织造局不是缺钱,何不多等一阵呢?现在朱雀国那边确实影响重大。织造局这边主要以外贸为主,如果能有应对方案自然不用久等,否则等到麓川那边有了结果或许自然能云开雾散。不是吗?”n

“如果咱家就是等不及呢?”许仪可没高翰文这么有耐心。他现在正谋划怎么怎么一口气给内帑筹集一千万两银子,然后好带着银子回京,好升内廷四司九局十二监的总管太监呢。n

真要一直在杭州待久了,那皇帝是真要忘了自己的。n

所以,许仪这次过来,那是做好了破釜沉舟准备的。虽然自己搞不好新学,但搞坏新学简直太容易了。n

高翰文现在就如同抱着青瓷招摇过市的商人,任何一个路人的碰撞都能让他血本无归。n

“许公公,别生气,本官提一个意见如何?你听听,虽然不一定让官司的股价都涨那么高,但至少能涨一涨是没问题的。”n

“你快说”许仪一副着急的要死的样子。n

“许公公,这要你去申请一下。按大明律百姓商贾是不得穿丝绸的。如今虽然也有些人偶有犯禁,但大多在街面上还是不敢的。内销不畅,这也是织造局在朱雀国阻碍海路后股价均一蹶不振的原因。何不上奏通融一下,比如一口气买三尺丝绸资助朝廷应对朱雀逆贼的义士可穿丝绸。这样以来,只要内销通畅了,以织造局的手艺底蕴,害怕挣不到钱,股市不被看好吗?”n

高翰文说完,本来想着许仪这动用锦衣卫翻桌子的胆子都有,做到这一点应该没问题的。n

结果,许仪却是半天没应声。n

在大明,祖制难违,特别是这些给底层百姓订立的祖制那更是难以违背了。n

许仪后面是要升内廷大总管的,哪儿能这样不管不顾,去听高翰文摆布。n

但这确实是一个方案。n

“高大人,都说高大人急智,如今领教了。只是如此一来,股价还能涨多少呢?”n

许仪本来还想套路几句,只是话说到一半发现,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是一个一举筹集一千万两银子的机会。n

“高大人,咱家临时也想到一个主意,您给掌掌眼。”n

许仪这厮是有正经的大路不走,一心只捞偏门。n

这不,竟然提出来想要向西湖银行借钱,然后低价买入官司股票,然后再宣告这个义民穿衣自由利好,再套现离场。n

这一长串套路出来,高翰文听得内心直摇头。大股东带头这样内幕薅羊毛,只怕会一口气把众官府背景公司的信用败个精光。当然这个后果,只能让下一任镇守太监来承担了。n

“许公公,本官向来是不介入这些公司的具体运营的。”n

高翰文实在没法说什么,只能左右支开话题。高翰文当然明白许仪为什么要对自己说。无非是操作失败或者成功后有怨气要自己背锅的。但这大明都是朱家的,替朱家背锅,那是有大局意识,是勇于承担朝廷责任。高翰文既然没想着立刻跑路也就只能忍受着了。rnu2029n

u2029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n

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