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型恶霸(1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3945 字 2024-03-21

atbaatba掌印大爷是一种尊称,身份上并不是衙门差役,而是官员的私人随从或者家奴。

衙门里的人要用印时,都要找掌印大爷盖印,当然也少不了给用印钱,这是衙门里的潜规则之一。

关于府库官银实物的进出,尤其是大批量的进出,肯定也要用印,从掌印大爷手里过一遭。

掌印大爷悬梁自尽是一个独立事件,库房账册被烧毁也是一个独立事件。

可是当这两个独立事件一起发生时,那就不像是独立事件了,仿佛形成了一个“脑补链”。

以正常的逻辑思维,一般会这样推断库房里有些银子到底去哪了,死无对证了。

听到跟随多年的老亲信说没就没了,还扔下一个这么大的说不清的黑锅,石知府顿时就急眼了。

他对差役大声问道“今天府衙里有什么异常”

差役偷偷瞅了眼林大官人,答道“委实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如果要说府衙里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就是有官军以保卫钦差大臣安全、提前部署警戒的名义,进入了府衙各处。

但这不算异常吧这只是正常的保卫工作安排,毕竟钦差大臣的安全很重要。

调查石知府是否贪污官银这项工作,似乎要陷入了僵局。

钦差大臣总不能在没有任何账册佐证的前提下,指着库银说,石知府肯定没有贪污

现在最着急的不是钦差大臣,而是石知府

“户房还有银库的备份账册,可以取来照勘”石知府急忙说。

户房司吏提醒道“府库官银账册每个月送一次户房备份,所以户房保存的府库账册只截止到上个月。

而钦差大臣要调查的五千两官银出入记录是本月的,所以备份账册上没有。”

石知府又想起什么,又对府库书吏喝道“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手里另有暗册

你们在衙门明册上惯会潦草,但是在私人手里的暗册上反而登记详细

现在尔等将手里暗册交出来,一切既往不咎”

书吏们正面面相觑的时候,忽然听到旁边林大官人说“暗册不应该是在掌印大爷手里吗”

这句话听起来极其脑残弱智,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

仓库的暗册可是小吏安身立命,并且与官长进行博弈的东西是可以随着吏员职位,一册传三代的东西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如果手里没有暗册,主官贪污了银子后让小吏背黑锅,小吏拿什么来反抗

所以暗册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会在掌印大爷手里

况且府衙的那位掌印大爷,不是已经死了吗

嗯死了于是众书吏突然顿悟了,如果还不顿悟,只怕就要和掌印大爷一样了。

问就是没有,他们手里怎么可能有暗册这种违法乱纪的东西。

石知府见状也很无奈,又不能逼迫过甚。

如果是为了查出问题,拷打这些府库的吏役,或许还有点用处。

但钦差的目的是不查出问题,如果把这些吏役逼急了,没问题也能产生问题了

所以到现在,调查真的陷入僵局了。

林大官人便提议道“我看李钦差也不必为难,如实奏报朝廷就是了”

李世达紧紧皱起了眉头,怎么个如实

就说调查时府库失火,然后石知府的亲信掌印长随自杀,其它就靠朝廷诸公自行脑补

“今天到此为止”李钦差吩咐说。

只能再给石知府时间,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林大官人很冒犯的又建议说“最好别拖延了,不然容易出大事。”

钦差大臣突然爆发了,厉声斥道“还能出什么事情”

林大官人只不怀好意的看了看石知府,“我怕有人扛不住压力,也畏罪自尽啊。”

石知府冷哼一声,看不起谁呢五千两官银的压力,又能大到哪去

李世达对石知府说“今日府衙里出了这么多案子,给你三天时间查访整顿”

此后李世达转身就走,离开府衙回姑苏驿公馆去。

坐在轿中,这位钦差大臣的心情很郁闷。

本以为是很简单的走个过场的小任务,没想到如此难搞。

对林泰来这种势力无孔不入的地方恶霸,撕破了脸后,简直防不胜防

只能先稳几天,然后慢慢寻找突破口,给石知府一个清白。

正琢磨时,忽然大官轿停住了,长随在轿外禀报道“似乎有人拦道告状”

李世达不耐烦的说“与本院何干本院虽然是钦差,但又不管地方刑名”

然后从轿外又传来了林姓护卫官的声音“李钦差最好还是出来看看吧”

轿帘掀开,李世达走了出来,却见当街中间坐着一个脏兮兮、破烂烂、黑黝黝的老头子。

再细看,这老头子双腿都断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精准的出现在这里拦道。

而老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