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1(3 / 4)

年轻了二十岁,竟跟我们似姐妹一般了。”

怡嫔白了她一眼,用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嘟囔道“马屁精”

然后并没人理会她,众人俱都附和徐贵人,对着郑太后跟廖太妃就是一通恭维。

郑太后看向廖太妃,无奈的笑道“哀家就说不穿吧,你非逼哀家穿,看,可不就被小辈们笑话了”

廖太妃失笑“瞧姐姐说的,明明大家都在夸姐姐,姐姐却非说别个是在笑话你,可见姐姐是被夸害羞了。”

然后她看向下头的众妃嫔,拿指头隔空点了点她们,笑道“你们快别再夸太后了,夸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众人都笑起来,但也无人再继续此话茬。

郑太后抬眼看向庄明心,说道“腊八的事儿你要有成算,莫要出岔子,免得宗亲跟朝臣非议。”

庄明心恭敬道“是,臣妾已叫人开始筹备了。”

腊八要分腊八粥,不光要分给宫里的妃嫔跟宫人,还要分给外头的宗亲跟部分重臣、要臣。

于外头人来说,这可是极大的荣耀。

若漏了哪个,或是腊八粥有问题,可就捅了大篓子了。

故而还没进腊月,庄明心就已张罗起来,甚至亲自去了趟御膳房,瞧了瞧那里熬腊八粥的几口铁锅的情况,还跟管事太监江大成商量好了

细节。

至于熬粥用的八样谷梁,内务府已备妥并送至御膳房,御膳房验看完毕,并已用鸡、鸭试过毒,确认并无问题。

只待她午后亲自过去验看一遍,就可以锁入库房备用了。

故而她嘴上谦虚说才开始筹备,实则早已准备的差不多了。

郑太后颔首,犹不放心道“你头一次办这样要紧的差事,务必谨慎再谨慎,莫给一些宵小之辈寻到钻空子的机会。”

不待庄明心开口,廖太妃就先“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姐姐可是多虑了,这宫里宫外,谁不知道婉妃极擅断案蛛丝马迹都能寻到真凶

谁想不开敢触她的霉头

别以为指派个马前卒就能逃过去,惹恼了她,盘根问底一通详查,幕后真凶逃不掉不说,只怕连背后家族也给牵扯起来。”

这话明面上是打趣郑太后,实则是在警告在场诸位妃嫔,莫要在这节骨眼上找事儿,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庄明心羞赧道“太妃娘娘谬赞了,臣妾哪有您说的那样厉害”

顿了顿,她又收敛起神色来,淡淡道“不过腊八赏粥于皇室来说是件极重要的事儿,若真有人捣乱,臣妾也不会姑息,必定将其揪出来。”

郑太后满意道“正该如此。”

从慈宁宫出来后,还不到坐班理事的时辰,她干脆坐肩舆去了御膳房。

御膳房虽日常只准备毓景帝跟郑太后、廖太妃的膳食,但占地颇大,人手丝毫不比伺候整个后宫妃嫔的内膳房少。

掌事太监赵大成得到消息连忙迎出来。

行礼过后,他笑道“娘娘来的真早,不知娘娘用过早膳没有若没有的话,奴才这就叫人给娘娘准备。”

庄明心笑道“不必了,本宫的小厨房已备妥了早膳,待会儿验看完腊八粥所用的谷梁后,本宫回去用便是。”

赵大成闻言,立时在前引路“如此,娘娘请随奴才来。”

到了存放谷梁的仓房后,赵大成叫人将装着谷梁的麻袋解开。

庄明心用木勺子从底下舀了一勺子赤小豆出来,端详了一番外表,嗅了嗅气味,又抓了一把在手上摸索了一番,然后将其倒回了麻袋里。

一路验看下去,几十口麻袋,无一放过。

事实证明,内务府行事还算谨慎,并不敢给自个添堵,每样谷梁品质都是上等的,也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庄明心将木勺递给琼芳,拿帕子擦了擦手,笑道“都是好的,可以封库了。”

她出了仓房,站在仓房门口,叫御膳房的太监们将十口大锅也搬入仓房中来,然后将盖有凤印的封条贴到门、窗上,大门用她的锁头锁起来,钥匙上交给琼芳。

确保万无一失后,这才坐肩舆回钟粹宫。

路上李连鹰笑着恭维道“娘娘做事儿当真滴水不漏,奴才佩服的五体投地。

奴才可打听了,往年张德妃娘娘跟卫贤妃娘娘共掌凤印时,莫说封库了,连谷梁、铁锅都不曾亲自验看过,只听凭御膳房自个调停。”

庄明心扯了扯嘴角,哼道“旁人如何做事本宫管不着,但本宫担着的差事,必要尽善尽美才行。”

琼芳无奈笑道“娘娘在娘家时就是这脾气,总要事事周全才好,老太爷说了娘娘可是随了他的脾性,好也不好。”

至于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她没说。

因为说不上来,毕竟大姑娘当初就只说了这么半截,后头的她就不知道了。

回到钟粹宫后,庄明心将宫人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最后一次给葡萄酒过滤,并进行分装。

陈酿了一个多月,酒石酸析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