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瑕见她雾蒙蒙的水眸既慌又惧地睁大,心生怜爱,又觉好笑,“今夜不再要了,抱你去寝屋沐浴。”
他怎能这般坦然。
沈玉娇偏过脸,闷声道“我这个样子,如何见人。”
“若你身边婢子如此蠢钝,这时都不知避让,不如明日捆了发卖掉。”
“”
沈玉娇一噎,回不上嘴,但仍是气闷,低低咕哝“都怪你。”
裴瑕得了餍足,再看妻子这小性子,只觉可爱,顺着她的话“嗯,怪我。”
说着,视线又在怀中裹着青袍的娇柔身躯停下,轻笑一声。
感受到他胸膛的轻微震颤,沈玉娇愈发羞恼“你还笑”
“只是忽然想到一件趣事。”
“”
“玉娘穿着我衣袍的模样,的确有些像莲子。”
像莲子沈玉娇柳眉蹙起,不理解这有什么好笑。
裴瑕也没多作解释,抱着她走出书房。
夜色漫漫,天穹之上那轮月,皎洁明亮,几近臻圆。
翌日,寝屋内一片宁静,炉腹内香丸已燃烧殆尽,雪样霜灰烬冷,萦绕的余香里仿佛还残着几分靡艳气息。
窗外已是秋阳高照,而那张檀木松鹤梅花架子床仍垂着帘,层层叠叠的薄纱绣竹纹帘帐后,一道纤细身影朝里侧卧着。
那头乌黑如墨的发略显凌乱,虚虚铺撒着她细腻的肩背,缥碧色锦被掩在腰间,映着雪肌上那深浅不一的红痕,宛若接天莲叶间偶尔探出娇丽姿色的芙蕖。
只如今,这支芙蕖,睡得很沉。
直到日头偏西,她才缓缓掀开倦懒的眼皮,望着陌生的床帐和寝屋,脑袋还有刹那的恍惚。
待反应过来这是裴瑕的寝屋,昨夜与
晨间的记忆纷纷涌上脑海。
抱她离开书房时,他说过,今夜不再要了。
她的注意力在后四个字,却忽略了前缀。
不过歇息两个时辰而已,白日天光蒙蒙亮,他本该洗漱换衣,准备上朝。
哪知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又覆上来。
她有些招架不住“你骗人。”
他道“已过了一夜,这算新的一日。”
说罢,安慰般吻了吻她的眼尾“你继续睡,我自取便是。”
沈玉娇揪着枕巾浑浑噩噩哼哼时,觉得或许真得去寻青云观的王道婆来府上看一看。
不然从前那个清心寡慾、半月一回的男人,怎变的如此贪。
好在贪归贪,并不会误了正事,见时间差不多他收了势,又替她稍作清理,便换衣离开。
离开前,他好似还与她说了句话。但她实在累得厉害,身体和脑子都无法思考,很快就睡过去。
现下醒来
他那时说了什么沈玉娇躺在床上想了半晌,没想起来,也不去为难自己。
她本想唤婢子进来伺候,坐起身,看到露着的身子。
深深浅浅的桃痕,主要在胸前,其次是腰侧那几道指痕。
昨夜在书房蒙着眼,她看不清他的表情,却能感受到他有多用力。
好几次,险些跌下去,又被他捞回。
明明他的声音那样温柔,在她耳边哄着她,好玉娘,乖玉娘。
难道真是旷了太久,控制不住
她抱着被子又失神了好一阵,才撑着床沿,走到衣架旁将备好的新裙衫穿上。
屋内好似还闷着那阵味道,沈玉娇蹙眉,推开半扇窗。
窗外天色明净,墙角还开着一株桂花树,花得不算繁茂,但香气足够馥郁。
沈玉娇盯着这棵桂花树,心里盘算,还有五日,便是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
去岁与她一起过中秋的那个人,与她碰杯,和她笑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到如今,她有夫有子,父母亲人也在回程的路上,她有了个堪称美满的家。
而他,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独自来了长安。
这偌大繁华的长安城,可有他的家
“娘子,您醒了怎么不唤奴婢”
夏萤与冬絮说笑着往院中来,见着窗后静站着的那道身影,忙喜滋滋上前“方才锦绣庄送来好些时兴的缎子,说是郎君吩咐送来,给您裁新衣的。”
“郎君对娘子可真好,送来的缎子一匹赛一匹的好看,保管娘子待会儿挑花眼。”
沈玉娇从桂花树收回目光,看着两个婢子过年般欢喜的脸。
冬絮和夏萤是从小伺候她的贴身婢子,既是主仆,也算知心玩伴,她们都异口同声觉得裴瑕好,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现下天也亮了,那一关也过了,她的心也要收回来了。
这日傍晚,裴瑕下朝,照往常来到后院。
那冷战的五日,就如没发生过一般,在众人心照不宣中揭过去。
裴瑕心情很好,回来抱着棣哥儿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