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3 / 6)

富可敌国的好东西都献出来,这份大义果真不是所有人都能比的。

葛歌心道皇庄的收成好,也有皇庄的人打理得精心的缘故,在皇庄看了两日后便提出要到苏州其余种了这谷种的寻常百姓家里去瞧瞧。

蓝有祥自然不会阻拦,说这谷种按市场价卖给了皇庄周边的几个村子的百姓种。

葛歌也不用人敲锣打鼓地开路,只换了便服,带着桐采桐英等几个丫鬟另四个护卫,驾着两辆马车随便选了个村子便去看百姓家里种出来是啥情况了。

哪知葛歌等人才进村,一问说是来看玉丰米的,那村里的百姓便个个连连摆手,只叫葛歌等人出村往别的村子去打听,他们这儿啥也不晓得。

站在村口马车边,瞧着远远还守在那儿看的村民,葛歌心中暗道奇怪,小声与桐英说话“蓝大人说的是这村子罢”

“回主子话,正是潭水村。”

葛歌面上不露,却在上马车以后交代桐采“等会儿马车绕出去后,桐采你悄悄折回去到地里折几株谷穗儿送回宅子去,我们再去旁的几个村子瞧。”

“是。”

可这一日走了四五个村子,却没一个村说自己是种了这玉丰米的,反而一听葛歌提起这米,就个个忌讳莫深的模样叫她赶紧离去。

回到崔永濂位于苏州城内的宅子后,葛歌召来管事,叫他去打听谷种一事。事已至此,葛歌再察觉不出不对劲,那就真是傻子了。

管事在苏州多年,这事儿也不算多大的秘密,很快便打听回来了“回大人,是苏州城里李、张等四家大族,在蓝大人将谷种卖予几村村民后又全都收走了,这四家大族在苏州的势力盘根错节,几乎整个苏州官场上的人都是四家之人,是以那些村民也不敢反抗,也不敢回禀大人实情。”

“成,我晓得了。”葛歌听完后坐在圈椅里思忖了许久,才起来坐到书桌前,提笔修书一封,与她派出去明察暗访的主簿等人收集回来的消息一起送回国都。

将书信送出去后,葛歌便不再管这些官商勾结的黑暗事儿,毕竟她手中如今一没多少人,二权力也不够大,凭一己之力想扳倒盘踞苏州多年的四大家族,那才叫痴人说梦呢

在苏州过了个不同于国都那般热闹的中秋,在小桥流水间赏过雅致花灯后,又过了七日,皇庄抢收结束,葛歌带着负责押送晒干装袋的十万石新谷的队伍,浩浩荡荡返京。

九月十三,离京两月多的葛大人风尘仆仆终于入京了,十万石稻谷一路浩浩荡荡穿过朱雀长街,由外城而入,直入内城国库。

也证明了去岁葛歌与华新村进献的谷种确系亩产千斤以上的极品谷种,满朝哗然。

如此同时,华新村今秋新收的谷子也送了五百石入京,经对比试验,华新村地里出产的谷子确系比其他地方出产的米香更浓郁,口感更好。

国君感念华新村百姓义举,赐华新村稻谷御米之名,日后专供宫中所用。华新村全村都成了御米供应商之一的好消息传回村里,村中人人振奋,对远在国都的小里正又多了许多感激。

同年十二月,苏州官场被查,知州、知府、通判等纷纷下台一批,四大家族也被查出草菅人命等诸多死罪,数罪并罚,四家都被抄了家,族长及族中沾过人命之人全部斩首,盘踞苏州近百年的四大家族顷刻间灰飞烟灭。

腊月飞雪,葛歌与父亲葛家茂、王小茹之父提前告了假,两家人结伴返回华新村过年。

“孙管事,瞧见主子的车驾了”一个骑着骡子从村外狂奔回来的小伙计急得上气不接下气儿地报告给管事晓得。

一听说小里正回到了,守在村口的华新村男女老少纷纷精神一振,以竹竿悬挂起来的几十串鞭炮一一被点燃,顷刻间路边雪地都染上了喜庆的红色,空气里尽是硫磺的味道。

“外头什么事”闭目养神的葛歌听到不远处的喧闹,睁眼问到。

外头赶车的马夫笑着应道“回主子,是村里人在放鞭炮,欢迎您回家呢”

果然,越走近便听得越清楚,鞭炮声,锣鼓声,还有人声喧哗,热闹得不得了。

“小里正”“小里正”

村民们一个个扯着嗓子喊,冻得有些红的脸上全是藏都藏不住的笑。

马车在村口停稳,葛歌打起帘子下来,凤眸弯弯地笑开了“这天儿冷得很,您大家伙儿咋都出来了”

就连今年才出生的小娃娃都被爹娘裹在襁褓里抱着出来迎接,当真是全村都来了。

“我们都想着你呢”站在最前面的陈婆婆如今身子倒是硬朗了许多,陈家的酒坊今年开张后生意便红火得很,酒水随着葛家的菌子一起,卖到云州,甚至还往周边州府去了,如今家中也吃得起名贵补药,村里大夫医术又好,今年入冬一点事儿没有,这知晓小里正回来了,她不管咋也要跟着来迎接呢

葛歌扶着陈婆婆慢慢往村里走,村里所有人都围着一起,说说闹闹的,每个人脸上都是欢喜于快活的表情,巴不得每人都要与小里正好好说说话,说说她不在村里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