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千万孤独下(7 / 9)

飞鸿雪爪 唯刀百辟 18943 字 2024-01-02

土,杀了鱼复塔三僧,意欲盗取经书回中土,却不料因师父一计,被困此地多年。”

长孙茂道,“他等不及要回去,但吐蕃人却想要经书。但吐蕃也明白,既然驼弥罗炎被困中原几载,经书便不是那么好得的。驼弥罗炎此刻便是吐蕃一粒棋子,要么背回经书,要么死在中土,也算死得其所。”

重甄道,“是。但驼弥罗炎想活。他在蜀地有线人,吐蕃的消息,他得来比我们更快,所以也更快截下蟠螭角。他想要劫复阁,将他与经书平安送返吐蕃。”

长孙茂却说,“这是师父遗志,他不会允许经书流入吐蕃。”

转念又道,“可是这样一来,驼弥罗炎必死无疑。纷争一起,仍旧违背师父遗志。”

重甄等候片刻。

长孙茂立刻答道,“我去鱼复塔,守着驼弥罗炎。他逃不出去,旁人也进来杀不了他。”

长孙茂当即去往夔州。

直上鱼复塔顶时,绝望的吐蕃僧人告诉他,“五天之内,必有人要杀我。”

长孙茂道,“你好好留在中土,我保你不死。”

至此鱼复塔大门紧锁,连只苍蝇也飞不出。

长孙茂在鱼复塔守了他七天七夜。从第五日起,便不断有黑衣刺客前来刺杀驼弥罗炎,都被他斩佛堂之中。

前来行刺之人越多,塔中尸首也越积越厚。

几名劫复阁地字密探每日清晨前来清扫尸首,至此长孙茂方才有片刻时间阖眼休息。

驼弥罗炎被他点了穴道不得动弹,只有每日清晨密探前来送餐饭时,方才解开他手脚穴道。驼弥罗炎吃饭时,长孙茂便坐在一旁蒲团上打盹。

地字密探上楼清扫,将几具尸首以麻布包裹,以绳索捆绑,从窗户送到下头去。

就在此时,长孙茂忽然听到地字密探一声惊呼。

耳边风声一动,有什么东西嗖地一下从窗户蹿出去。

几乎是下意识间,长孙茂猛地掠至窗外,半身探出,方才一把拽住了驼弥罗炎。

下方是百丈悬崖,悬崖之下才是江水。驼弥罗炎悬于百丈高空,此刻又被封住轻功,这么摔下去必死无疑。

长孙茂有些微错愕,旋即明白过来,“你求死”

驼弥罗炎抬头看着他,忽然说道,“我这一把年纪,你道为何旁人仍叫我小明王”

长孙茂第一次仔细抬头打量他。

他肌肤黝黑,面上皱纹密布,胡须些微泛白,看起来四十出头的年纪。中原人是有这个年纪仍还是“小王爷”,故听说他叫“小明王”,长孙茂起初觉得并无不妥。

“我被封小明王时,才二十四岁。”驼弥罗炎闭了闭眼,“可我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逻些城的月亮。”

“你若求死,便永远见不到逻些城的月亮。”

“小明王一生为禅宗经书而活。若没了经书,我活着回到故土,便是吐蕃的罪人,达嘎1也照不清我的罪孽。”

长孙茂试图将他拽起,奈何窗缝狭窄,兼之他不配合,几度失败过后,也将他往外拽出几尺。

他不解,“回去吐蕃,改头换面重新来过,又何必非得做小明王”

驼弥罗炎突然笑了一阵,而后,几乎是以胁迫的口吻说,“不想我死,就解开穴道。”

若解开穴道,他自会使轻功遁入水中,轻松逃脱。

蟠螭角尚不知藏于何处,长孙茂当然不肯。

佛塔窗缝狭窄,他复又伸出手,试图调整驼弥罗炎身体,以使他能侧身被自己拽上来。

俯首时,一只淡蓝细针从驼弥罗炎口中飞刺而出。长孙茂伸手一拂,那一抹蓝旋即沾上皮肤,立即烧灼至全身。

两具身躯,一前一后,一同坠下悬崖。

空旷峡谷之中,忽然响起一声“驼弥罗炎之灵柩,致死竟也回不去逻些”

话音未落,驼弥罗炎的躯体重重拍打上坚硬岩石,旋即骨骼崩碎,皮开肉溅。随之白浪卷来,将这副破碎残躯吞没而去。

长孙茂砸在江水上时,脑中重重地“嗡”了一声。

炎针取自千目烛阴的娑罗芳梦,毒性弱了七八层,不至使人癫狂,却能立即麻痹四肢,使人深陷阿鼻地狱的幻梦之中无法抽身自拔。起初受猛火烧灼,万千虫蚁从黑暗中向他席卷而来,令他浑身滚烫麻痒,滋味极不好受。起初口不能言,只能脑中反复回忆易筋的段落,用了许久,方才澄心敛神,趁机手掐子午,口中默诵,如此反复数次,渐至遗形忘性,烧灼啃噬的痛感也渐渐褪去。

四肢渐渐恢复知觉,一股血腥之气也铺面而来,连带浑身衣物也有些黏腻之感,一时竟有些黏腻之感,一时竟分不清是自己的血,还是落在了驼弥罗炎的尸骨血浆上。但他仍无法动弹,置身躺在一滩血水之中诵经,以免一时心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