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的。但它吸引了万事万物,它们都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善而运动。这就
是“不动的动者”,万物的最高目的,万物的第一推动者,也就是“神”。
参见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第119 125 页。
这个永恒的本体存在吗亚里士多德说存在,神学就要研究它。他说“本
性是首要的实在,如果它毁灭了,万物也就毁灭,但运动与时间显然不可毁灭,
所以,本体是不会毁灭的。”形而上学运动不生不灭。如果它有生,那
么在运动之前就没有运动吗如果它有灭,难道在运动之后就没有运动了吗同
样,时间也是永恒存在的。如果时间有生,那么在时间生前就没有时间,实际上
是有;如果时间有灭,那么灭后就不能再有时间,可“灭”后仍有时间,即是说
根本不存在时间的生灭问题。而时间与运动的永恒性就证明了有永恒本体的存在。
这种永恒本体必定包含动因于自身,否则它就不能说明运动。同时它也不是潜能,
因为潜能的东西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它“不是”,则仍然没有永恒的运动,
因而永恒本体的存在,即是现实体,不带任何质料,因为有质料就有潜能。总之,
通过推理,永恒本体、不动的动者、神,就这样“不容怀疑”地出现在人们的面
前,不容你不信。
这种不动的动者究竟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这就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努
斯、思想的对象。愿望就是以好的东西,即“善”作为自己的目的,而真正好
的东西,真正的“善”,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所以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基
本上是相同的。但愿望与理性比较,愿望应该服从理性,不能反过来。理性高于
愿望,愿望应遵循理性。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理性。理性是出发点,是由它的对
象运动的,而理性的对象就是事物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说,不动的动者实
际上就是事物要达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很详细地分析目的因,在许多著作中讲目的因。他说,为了解释
自然事物,就必须求助于“为了什么”,用目的因来解释。目的因不是理论思辨
强加给事物的,而是被感觉到的。如他说鸭子有蹼足是为了游水。人为什么有手
“因为手是工具,而大自然,像一个明智的人一样,总是把每件东西赋予能使用
它的某个动物它总是用较轻微、轻低级的事物来装备较重大、较高级的事物,
而不是用较珍贵、较重大的事物来装备较轻微的事物。如果这种安排是一种较好
的方式,如果自然总是在各种情况下做最好的事情,那么人不是因为有手所以最
有智慧,而是因为他是最有智慧的动物,所以才有手。”亚里士多德的神学有
时可概括为一句口号“自然不做无益之事”,他把自然说成是有理智的设计师,
“自然像一个精明的管家一样,不浪费任何有用之物”。
当然这些不是亚里士多德神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主要的还
是讲“善”。
亚里士多德说,目的因是表示某种存在,一种活动是由于它的善才完成的;
这就是动作所要达到的那种东西。作为目的因,它是不动的,但是因为它被“爱”,
别的事物想要达到它,才产生了运动。别的事物是因为被运动才运动的。作为一
个自身不动的动者,作为完全现实存在的本体说,它是必然的,其他的存在都是
偶然的。因为第一动者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它的存在方式就必须是善,是最好
的。这里,亚里士多德阐明了目的、必然与偶然,认为最后的目的因是善,它只
能是必然的存在,因为是不动的、永恒的动者。
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版,第148 149 页。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就是神。他说,神总是在善的状态中存在的,而我们却只
能有时候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只能敬佩神,赞美神;神越好,我们就越加敬佩
和赞美它。生命也是属于神的,因为理性的现实性就是生命,而神就是现实性。
神的自我依存的现实性就是最善的、永恒的生命。所以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存在、
是永恒的最善的存在,那永远延续的不朽的生命是属于神的,因为这就是神。神
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它是人们敬仰的对象,人们企望能达到这种善的状态,
但只在有些时候可能达到它。因此,神就是人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