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皇宫中,隆裕帝也刚刚听说了郢国使臣被南戎忽韩王所杀的消息。
对此他震怒异常。
这种恼怒,倒不是来源于对曲长负和其他郢国子民身亡的惋惜,而是因为这些人的死没有发挥出应当的价值。
曲长负等人出使的目的,一为给新任大君赫连耀交代,二为了说动南戎联合抗击西羌。
说句不太好听的,如果今天杀掉这些人的是赫连耀,隆裕帝都不会觉得有什么。
因为牺牲二百来人的性命,换来一个让南戎欠下人情的机会,值得。
毕竟一旦在战场上厮杀起来,死的人可是成千上万。
然而动手的是赫连英都,那就不一样了。
他本身就是争夺王位的失败者,这么一插手,让郢国派遣使者的两样目的一个都没能达到。而且还平白把曲长负搭进去,难免引起宋家和璟王的不满。
可想而知,这个消息让隆裕帝的心情有多么不好。
正在他大发脾气的时候,偏生外面又来了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禀报道“陛下,璟王殿下已、已经回到京城了。”
靖千江才出征没有多长时间,甚至连他不久之前取得大捷的事都还没来得及传到京城,这消息听的隆裕帝一怔。
他问道“你是说东征军已经返京”
无怪他惊讶,身为皇上,竟然没有收到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简直匪夷所思。
难道璟王是飞回来的不成
前来禀报的内侍却道“陛下,是璟王殿下一个人回来的。看到他驰马进城,城门将才得了消息,前来通报。”
靖千江私自回来,竟然还如此大摇大摆,不加掩饰,这个举动把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城门将好不容易将他拦在外面检查路引,趁着这个机会,派人紧赶慢赶,差点跑断了腿才比靖千江快上一步,将这个消息通禀给了隆裕帝。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便又有人上前禀告,璟王殿下已经入宫了,在外求见。
隆裕帝本来就心情不好,这样一听不禁沉下了脸,说道“他可越来越没规矩了,真是恃宠而骄”
皇上这样怒形于色的情况十分少见,若是平常,他纵使有所不满也不会明着说出来,实在是靖千江这一系列的举动太过跋扈张扬。
旁边几位前来同皇上议论使者被杀一事的大臣们互相看看,都觉得自己这种时候在场有点倒霉,更不明白璟王的举动何以如此失常。
就算是有最新战报,也用不着他亲自来送啊。
正猜疑间,隆裕帝已经吩咐令璟王上殿。
很快,靖千江便大步走了进来。
他出去这些日子,竟然竟然消瘦了许多,身形高且笔直,两颊几乎都凹了下去,愈发显得一双眼睛寒光四射,深沉森冷。
这样大为不同的神情气质,乍一看几乎叫人认不出来。
隆裕帝心里有气,只叫了他的封号“璟王,你”
靖千江却将他打断了“陛下”
他昂立未跪,站在原地一字一顿地说道“曲长负何在臣想见一见他。”
他一言出口,满殿的人悚然而惊。
璟王这样违反军令而回,气势汹汹冲入宫中,谁都以为他有什么惊天的大事,却没想到,一开口就是曲长负。
当初靖千江自请出征,就对隆裕帝说过,这是因为他不想郢国将希望寄托在南戎的相助上面。隆裕帝答应他会好好考虑,靖千江这才赶赴沙场。
而后听闻隆裕帝有将曲长负派往南戎的打算,靖千江不惜暴露自己的心意,千里传书,令人拿着当年隆裕帝赐下的圣旨入宫求情,隆裕帝将圣旨压下,不做回应。
他下令严密封锁消息,只想一切都等靖千江打完这场仗再做安抚。
隆裕帝唯独没有想到的就是在传书的同时,靖千江竟然也已经不顾军令,亲自跑了回来。
此刻曲长负的死讯刚刚传来不久,想必靖千江也已经在半路上听闻了,才会这样说,隆裕帝不由稍感心虚。
他的神色淡下来,站起身,站在大殿的最高处冷冷地俯视着靖千江。
隆裕帝说道“曲大人已经以身殉国,朕会好好地追封祭奠。璟王,你一路劳累,朕不会治你大不敬之罪,下去罢”
若是从一开始便得知这个消息,靖千江早已直接奔赴南戎,根本就不会站在这里。
可他连日来在外厮杀,好不容易才领军从一片大泽之中突围而出,只知道曲长负要被派往南戎,却根本不知道此事是否定下,他何时启程,这才一个人急赶回京。
仿佛旧日憾事重现,他一路上祈祷着要赶得上,来得及,甫一进京,迎面听说的便是如此噩耗。
曲长负死了
这五个字,从上一世开始,就是他心中的魔咒。
甚至每每方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就会激起一阵几乎要把心脏蚕食的怨毒恨火。
这是他此生唯一的念想,是他最珍惜、最不能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