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粮种 7.成长(2 / 2)

一下,犹豫半晌开口叹道“唉也不瞒时兄,我们家虽在张家只能算是一个小分支,但因为有我二哥的关系主家倒也算瞧得起,分给了我们一个收购元凌以北地区粮食的活计。”

“收购粮食”褚行的眼睛亮了亮,京朝不禁止买卖粮食,按理说谁都能做,但一般农村没有粮食贩子,城市才有粮牙人进行粮食收购。而且景朝执行和籴音敌法,就是强制收购粮食,农民家有多余的粮食不卖不行。

提举籴便粮草司就是收购的部门,价格由官方指定。有钱的地主和籴之外还有余粮,或者和籴之后还剩下的粮食,有钱的人可以随意收购,不需要凭证。但是,想要远距离贩卖需要凭证,叫交引。很多地主或者商会受朝廷委托,承包粮食的收购和转运,朝廷发给凭证。这是景朝主要的粮食贸易方式,过程中官方和商人一起作弊牟利形成制度。注

因为粮食收购需要有层层吃扣,也受天气和地区的影响,所以利润远不如盐铁,但相较于其他行业,这也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大蛋糕,想要在这样大一个餐桌上分一杯羹,张家的能量不容小觑。

时清子闻言一愣“难道是元凌粮食出了问题”

也不怪时清子惊诧,粮食问题对于古代来说是大问题,古代一切行为的基础都建立在能吃饱肚子上,若是粮食出了问题,对元凌来说绝对是一场大震荡。

“是,也不是。”张仲言皱着眉模棱两可的答道。

时清子疑惑“怎么回事”

张仲言一顿饭,快要把一年的叹息都叹出来了,他停下筷子道“擢阳,巳梁二省连年少雨,早就引起粮食减产了,这些年一直都需要从周围几省购买粮食倒卖,所幸擢阳虽然少雨,但夏季也会下上几场,而且冬季雪厚,倒也没有引起特别大的民乱。”

“这点还是要多谢你们张家控制粮价了。”时清子突然正色的说道。

张仲言笑着摇了摇头,“哪里,粮食才是百姓的根,我们也只是少赚一些罢了。”

“今年擢阳不是挖了水道,引泾河之水浇灌擢阳巳梁二省,虽然还没完工,但也算能解了燃眉之急了啊,张伯父怎么反倒更担忧了呢”陈赋川也插话道。

“你们有所不知。”张仲言苦笑道“这几年少雨,我张家收购粮食便多交不上主家的额度,好在主家宽容,倒也知道我们的苦衷,可也因此我大哥每每想到便会颇觉羞愧,后来转机出现了,就在崇礼县的井上村,那里发生了一件奇事。”

“嗯”陈赋川与褚行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呢

张仲言声音放缓了起来“他们村,自干旱第二年起,连续两年的小麦不减反增,最多的一户人家,亩产竟比以前高出两倍。”

“高出两倍”不只是陈赋川,连时清子也惊讶了起来,“怎么会高出这么多,还是在少雨的情况下”

张仲言摇了摇头“我和大哥也不知道原因,但是事情出现转机,我们不能不抓住。”他说着又再次叹了口气“所以我大哥当机立断,拿出我张家所有钱财,购置了大片土地,并以井上村的良种进行种植,谁知道自第三年起,粮食收成反而渐渐变低,到了去年,竟比普通粮种还多有不足,怎能不让人忧心啊”

时清子两人听了都有些沉默,在他们的意识里,种地靠天吃饭,粮食减产也只能归结于气候原因,不知道如何规劝了。

反倒是靠着一点点高中生物知识的褚行,脑子里一些越来越清晰的知识点浮现在了眼前,这种高产抗旱,还是自然形成的优势植株,让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便也是如此了,这次回来,我与大哥已经商量好了,便亲自去周围府城也看看,多走一些地方,看能不能遇到第二个井上村,找到能能定高产的良种吧。”

时清子点点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好也叹息了一声。

“怪我惹的几位烦心了。”张仲言不在意的笑了笑,“其实,一些钱财倒不重要,只要有我二哥在户部一天,我张家便不会被主家舍弃,只是这粮种难觅,若是真能稳定高产,到时候推广全国,怕是大景便不会再有人饿死,也不会再有孩童被买卖抛弃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张仲言说完又强撑着笑了起来,“先吃饭,一会儿庭庭和赋川还要去上课,别因为我扰了他们的学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