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们都神采奕奕,气宇轩昂的走出来,虽然身上略带泥土,那又怎样抵挡不住从内到外的气势。
没错,这些举子们都想好了,就像大儒所说的一样,人生在世并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他们可以有更多更宽广的道路
本来有的举子家境好,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还特意请了大夫。
只等自家主子一出院门就直接架到马车,但是这次根本就没用上。
孟风遥作为年轻举子,内心鸡血澎湃,此时也不觉得非常的累,而是忍不住询问自己的书童。
“京城怎么样灾情如何哪里需要帮助”
“咱们也要尽力所能及之事”
一出院门闹哄哄的声音,举子们心中记挂天下之事,就如同唐大儒所说一样。
他们是这个国家中的一份子,又怎么能够将自己置之度外呢
盛世王朝,绝对不是皇帝一人的功劳,而是全天下所有人的努力。
“主子,您不休息吗”
“主子放心,家中无大事,全程京城的老百姓们也无大事啊。”
书童赶紧回答道,劝说自家主子老老实实的歇着。
“不休息,回家休息一番,我要和诸位兄台一起前去救灾。”
“也是为以后真正当官积累经验”
孟风遥兴奋的摇摇头,和周围的举子们相头致意。
虽然大家在考试中是竞争对手,现在就像大儒所说的一样,大家都是同一个国家,流着相同的血的异父异母的兄弟。
“孟贤弟,我们先走一步,状元楼见”
“张兄慢走,不见不散。”
孟风遥拱手示意,和兄台们相互再见,此时出门的考生们,大家似乎都有一种相近的感觉。
参加完科举考试的举子们,开始在京城中,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朝廷帮助老百姓。
由于各种事情没有参加完科举考试的学子们,总觉得这些参加完会试的举子们都在沽名钓誉,纯粹是无耻行为
鄙视这样去做假善人,就能够得到考试名额似的
于是京城的举子们分为两部分,参加完科举考试的举子们积极入世,去帮助老百姓们。
而病殃殃的举子们坐在酒楼中鄙视之说着风言风语。
唐大儒可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言论,宛如打了鸡血似的心灵鸡汤,导致了两种发展。
此时的他已经被司徒皇帝请到皇宫中好吃好喝的对待。
对于司徒皇帝这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行为。
唐大儒吃是吃,喝是喝,从心里警戒自己,一定什么都不要答应。
“挚友啊,朕唯一的挚友啊,你可真是上天赐给朕”
司徒皇帝这肉麻的话,张嘴就来,那抹了蜜一样的嘴巴,尤其是听到暗卫们收官来底下老百姓对于他的赞美。
老百姓们对于司徒皇帝是真龙天子,更加的认可了
司徒皇帝是真的开心至极,尤其是知道有一些人在老百姓中挑拨的时候。老百姓对自己的维护。
本来铁石心肠的司徒皇帝以为自己会不在意,但是当他真的知道老百姓们开始维护他的时候,铁石心肠都化成了绕指柔。
司徒皇帝觉得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怎么这么可爱呢
而唐大儒就是最可爱的人,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唐大儒心说我要不是真的饿了,我现在就给吐给你看。
“肯定是皇上德行不好,才会上天发起重怒老天爷就是发怒。”
“最好让当朝皇帝,去泰山诏己罪书”
“这地震就是上天的警示就是上天的惩罚。”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人想念前朝,总有人死命不改,暗戳戳的搞事情。
“那皇上连上天的惩罚都能知道,不比你凡夫俗子强多了。”
“对呀,老天爷都先让皇上知道了,可见皇上肯定是上面有人。”
“皇上是神仙,是真龙天子”
老百姓听到话时自己传歪了,直接恨不得给皇上立个长生牌。
听的某些在传瞎话的间谍,肚子都要气炸了,还没等这些间谍们再说话,就直接被暗卫们给控制起来。
对于暗卫来说,这些传播谣言的人,有来自前朝的余孽,也有来自周边邻国的间谍,反正就是没好人。
而且就像韭菜一样,割一遍还会重新长一遍,割不完,而且对方藏秘密的手法越来越好。
暗卫们只能时时刻刻精进办案手法。
唐大儒吃着饭,总结司徒皇帝对他所说的所有信息。
知道京城没有大事,该盖房子盖房子,该做工做工。
而且朝廷应对各种灾难,也是有相应的政策,除了免除税收以外,也会在此时发布一些做工挣钱的任务。
所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