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四十章(4 / 7)

在后宫中,言公公也是代表皇帝颜面。

但是自持自己是后宫中唯一怀孕的嫔妃,刘美人并没有起来,只是斜靠在床上。

言公公也知道这种刚开始还是小心翼翼的嫔妃,似乎一怀孕就像是得了免死金牌一样的嫔妃,大多数都活不过几年。

“皇帝口谕朕不是太医,也不会看病,朕更不缺儿子,禁足刘美人,生下孩子之后,送给皇后抱养。”

言太监也不在意刘美人不起身,说完话之后,直接让人将宫殿给封了。

刘美人则是吓得浑身发抖,脸色也不需要粉就已经直接苍白了。

刘美人身边伺候的宫人们也一脸的菜色,知道他们完了。

刘美人彻底失宠,也再次动了胎气了。

果然,后宫中的嫔妃听到此事,全部都乐出了声。

其他的嫔妃们也谨以为戒,继续相安无事,听从调令,绝对不敢搞事情,就怕成为下一个刘美人。

唐大儒和考官们,收好所有举子们的试卷。

按照朝廷的命令,第三日才能打开贡院大门,此时唐大儒也不知道该不该打开贡院大门。

但是已经无所事事了,又不能让这些举子们席地而坐,继续坐在这里。

实在有点无聊,又不能直接开大门。

唐大儒确实不敢犯大忌,尤其是历代皇帝们最忌讳有人惦记,或者是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

唐大儒早早的就警戒过自己,不允许过度行使权力,会让皇帝心中难受,也许现在两个人相处的好,相安无事。

但是早晚会成为司徒皇帝心中的一根刺,刺扎的久了容易化脓。

到时候就成为一块必须软掉的烂肉,烂肉只能被舍弃,唐大儒警惕自己,不要成为那块被舍弃的烂肉。

虽然举子们已经交试卷,闲来无事,唐大儒不去开贡院。

在场的无论是监考的考官,还有考生们,都能理解唐大儒的心,甚至他们觉得唐大儒这样做是最正确的决定

不去过度的使用权力,听从皇帝命令。

举子们在黑暗当中经历了人生中的灾难,似乎也都有了新的认知。

席地而坐,举子们非常有读书人的风骨,就算是此时全场数百人,却没有一人交头接耳,和别人交谈。

唐大儒看的眼中,心中充满了赞美,他觉得这样有风度的读书人,才能被誉为真正的读书人。

实在有一些无聊,唐大儒和众人商量一番,决定给在场的举子们上一堂课。

唐大儒希望诸位举子出了贡院之后,不管是否金榜题名,以后都能得偿所愿。

在诸位学子炯炯有神的眼中,唐大儒清清嗓子,给大家说上一段话。

“面临危机时,诸位举子坦然面对,面对困境时,众位没有退缩。我相信在未来无论发生怎样的事情,你们都有胆量面对

也许未来很多人并没有在官场能有作为,但是人生的灿烂并不是只有官场。

世人愚昧,所以需要领头之人,而你们学得圣人之言,知晓道理,在危难之际,读书人不站出来

还有谁能站出来人生如棋,吾等愿为卒,行动虽慢,却不曾后退一步。”

唐大儒别的不会,但是要说这心灵鸡汤啊,还是懂那么一丢丢的。

果然席地而坐的举子们激动的小脸上红扑扑的,也可能是冷风吹的红扑扑。

但是也抵挡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唐大儒激起了他们的内心的冲劲。

激动的举子们双手握拳,恨不得现在就出大门,然后引导愚昧的平民百姓。

听到不一样的心灵鸡汤,所有的举子们都激动了。

还从来没听过心灵鸡汤,毕竟现在都讲究什么天才论,自命不凡论。

年轻的举子们甚至连看守的士兵们都激情澎湃我们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就算他们很渺小又怎样

绝不后退

唐大儒的心灵鸡汤,一桶接着一桶的灌下去,举子们都喝懵了,有点醉。

就连纪尚书和王典院士,还有其他的考官们听的都是一阵一阵的内心火热。

当御林军带来皇帝口谕,打开了贡院大门,里面的考生们神采飞扬,完全没有任何的往年间的痛苦。

要知道往年只要一打开大门,很多举子考生全部都是被人背出去。

还有不少的考生没有考好,那京城外面的护城河也不是没有人跳的。

每三年一次都得把护城河的淤泥挖空,就是为了害怕这些考生们跳河的时候,一不小心拔不出来。

文人相轻,这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平时的时候,相互嫉妒那些考好的考生。

但是这一次一开大门让很多人都惊讶呀,尤其是很多举子的仆人和书童,都很震惊自家的主人,怎么没有生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