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大姐不在,不能撇开她谈。
姚青青也是没想到她今天就回去了,不然她早一步说出来。
这事在她脑子里转了好几天,越想越坚定。
爷的去世,家这边的医疗条件能占一大半原因,虽然她不是医生,也不太懂医学,但脑中风这事谁都知道早救治、疗效好。
老爷子能脑中风,姚爸会不会遗传相关的基因以后发病概率比一般人大,她是不是得提前预防。
还有姚妈,今天就说腰疼,乡里县里能看吗能看到什么水平是不是居住在大城市就方便可靠许多。
更何况他们小的不在身边,他们会去医院检查身体吗会不会直到忍不住了才去医院。
现在想想,老爷子很有可能高血压,不然也不能一下子中风,而在医院测血压多简单的事呀。
把爸妈留在身边不仅她能照顾他们,他们也能照顾她。
经济方面姚青青没有太大压力,姚爸每天在地里干活难道还能比城里工作辛苦等经济开放,就是上大街卖卤鸡蛋都能挣钱,人挪活树挪死,姚青青是充满希望。
还有一点她没在家人面前说出来,那就是她再也不想留学了,顶多考个托思,现在国内还没有,估计还得等两年。
她呢,就留在国内做老师,专搞英语培训。
她觉得这里有前景,后世遍地开花的培训机构就是证明,而她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大学期间她就持续补课,等毕业了,生源有了,口碑也打响了,有能力她就开个机构又上课又当老板,不行她就依旧一个人上课,只上精品课,爸妈就给她管后勤。
她知道这些想法还只是雏形,现在说不是时候,但有了方向,她就知道怎么走。
姚青青以前多没主意的人呀,如今都放眼未来,开始布局盘算了。虽然细处还没法落实,但框架都显现出来了。
至于哥哥姐姐们会不会把爸妈留身边,她仔细想过,留在她身边的几率是最大的。
跟着大姐,既然能把爸妈从家里说动说出来,肯定是考虑钱途的,在县里做小商小贩肯定比不得首都,医疗条件也是。
而两个哥哥,本身他们就走南闯北,没个固定,爸妈总不能跟着他们漂。
所以还是得跟她。
姚青青的话挑拨起全家心弦,然而这事哪有那么轻易。
姚爸姚妈根本没放在心上,就当孩子话。
兄弟俩想了什么姚青青不得而知,但种子她已埋好,就等着时间齿轮的魔力了。
不过到底是不是今年改革开放呀今年都过了一半了。
反正快了。
日子步入正轨,如今姚青青满脑子都是挣钱,世上的事绝大部分能用钱解决,如果无法,多半是钱不够。
姚爸姚妈日后的安排退一万步讲,他们要是执意留在金岭村,她要有钱,不就能随时打个飞的回家,常回家看看嘛。
姚青天和姚青山在家多待了两天就走了,她只比两人多三天。
她的学习动力从来没有这么强劲过,她不仅要学好自己的功课,夯实专业能力,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为以后的职业打基础。
内心的小火焰呼呼成大火,可挨到离别时,还是不舍。
“妈,你下回还腰疼就去医院看看,以后我也不用你们寄钱了,我自己能挣,还能给你们寄。”
“顾好你自己再说。”
“爸,你干活也悠着点,别和年轻人比,咱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
姚爸呵呵笑点头。
“老黄,我走啦。”姚青青低头打招呼。
离别的话是说不够的,无论生死,时机一到,人就得道别。
姚青青再次踏上离程,体内一腔热血。
火车上的时间并不好过,尤其夏天,什么味道都混杂在一起,沉闷难捱。
这次的行李不多,姚青青一旦憋得很,就趁到站的时候出去喘两口气。
途径沙口火车站时本来想下去,但看着外边森森一片绿色,姚青青收回腿。
一个团的编制整装待发的军人占领了整个站台,只留下走人的通道。
火车上有大哥说“南方又在搞乱了。”
“没听说呀。”有人应和。
“因为箭在弦上,还没发出去。”
“那你怎么就认定了”
“军事思想嘛,自己思考分析。”
姚青青对军事政治一窍不通,她就知道政府成立后直到她穿越前,国内都没有爆发战争。
当火车抵达首都,姚青青下火车,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感受到肩上有重担了。
“加油。”她对自己说。
“为什么我要学这些”秦鹏泉捏着针,眼尾上挑看向老头子。
“因为你笨。”书抄完了还没开悟,半点天分也没。
秦鹏泉把针扔回布上,“谁爱学学,你想收徒就去外面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