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侯和顾临枫在京城有几个比较靠得住的消息源。
嵇东珩深得顾临枫信任,所以京城送来的消息事无巨细都会抄送他一份。
通过密信上只言片语以及手里的剧情,不难拼凑出真千金冯二姑娘的为人。
嵇东珩和小明不欣赏也不怜悯冯二姑娘自己选择的人生路,跪着也得走完。
他俩只想把冯二姑娘弄回来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因为六皇子之后,他们不想再来哪位皇子借冯二的身份生事甚至是作祟。
嵇东珩和小明说说笑笑间商量好,两人手牵手地前往顾临枫书房。
顾临枫听了儿子和儿媳妇的要求,略感惊讶,“我本想把那孩子接回来,然后放在庄子里,和她哥哥们团聚,顺便冷静一下你真要把弄回府里来她最初不知道自己身世,都能哄住六皇子,必然是有些本事的。”
他虽然跟当了自己三女儿十多年的孩子根本不熟,但总要为人家考虑一二,尤其是这阵子他深切体验到长子有多文武双全,自然相信长子看中的女孩儿必有过人之处。
好好的姑娘家,若在冯二这儿阴沟翻船,可太不值当了。
顾临枫的好意一目了然,小明也很坦诚,“弄回家里方便盯着。”
虽然她的委托人提也没提,但她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委托人讨个公道。如果没有冯二的授意,剧情里戴氏可不会那么急匆匆地逼死委托人。
顾临枫答应了,“也好。”他话锋一转,“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成亲啊”
双方都穿着马甲在古代结婚,嵇东珩和小明其实都不太感兴趣。
不过顾临枫问起,嵇东珩看了眼小明,就说,“尽快吧。省得夜长梦多。”
不得不说,大事儿上还不好说,但小事儿上嵇东珩已经有点铁口直断的意思了哪怕这是个无魔世界。
话说京城里的贵妃教训过儿子,便找好机会亲自出马,好生伏低做小才把皇帝哄回来一点,同时皇帝也默许六皇子迎娶大金的和亲公主,而非冯家二姑娘。
贵妃从乾清宫出来,又去太后所在的慈宁宫跪着她必须向太后解释冯二与顾三两个姑
娘当年“阴错阳差”被抱错了。
另一边冯家毕竟是太后娘家,礼数面子都得给足。
六皇子亲自上门解释,无法和冯二姑娘成婚的理由也是阴差阳错抱错了。
太后和冯家之前确实是被蒙在鼓里,对两个女孩儿的真实身世一无所知,此时贵妃和六皇子联手揭破,太后还好,冯家可热闹坏了。
别忘了冯家现在可是“卖女求荣”一条路走到黑,冯二是顾临枫的亲生闺女,身世揭穿自然无法再嫁给六皇子六皇子妃不好说,但讨要个侧妃总不在话下吧。
于是冯家就为了这个侧妃之位各房之间暗潮涌动,没人在乎冯二姑娘的感受,甚至也没人想起把自家的亲生骨肉换回来。
冯二把一切看在眼里,怒极反笑,笑过之后又哭了她简直就是个笑话自以为靠得住的良人就是这个样子
她咬着嘴角,下意识地按了按自己的小腹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冯二挺有手段,这些年哄着的青年才俊以及纨绔子弟当然不止六皇子一个。
她想办法联络到当初的几位裙下臣,泪涕俱下哀声央求,终于让几人动了恻隐之心,愿意帮她从承恩公府逃了出来。
冯家如今本就不是什么有规矩的人家,这会儿又为个侧妃之位都得面红耳赤,因此冯二姑娘从府中逃出来,尤其有人接应,逃得相当顺利。
而冯二逃出来之后直奔京兆府,在衙门外敲起了登闻鼓。
冯二此时就是破罐破摔,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不好过你还想独善其身做梦
京兆尹是皇帝的心腹。
冯二告的是六皇子,换个揣摩不到“皇帝正对一群蠢儿子厌烦不已想要杀鸡儆猴”的官员,是绝对不敢接冯二的状纸的。
六皇子得知冯二去京兆府告他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当时正和一众兄弟吃酒闲聊的他端着酒盏的手都在抖,酝酿半天挤出个笑容来,不用照镜子都知道有多苦涩有多扭曲。
其余皇子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素来与六皇子不合的四皇子更是阴阳怪气,“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前脚用得着人家,把人哄得不知东西南北,用不着人家立即卸磨杀驴,即使在他
们这些皇子看来,也着实有些过了。
五皇子笑了笑,“咱们大齐虽不至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终究不能当无事发生。六弟,你还是想想怎么和父皇解释吧。”
一般来说,皇子被告“无媒苟合”,通常都是选择把人娶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次也不例外。
费心费力为儿子绸缪这么久,却一朝回到原点,可把贵妃气炸了。
但事已至此,贵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儿媳妇,但气急败坏的贵妃不搞事那是不可能的她为了安抚住冯家,真从冯家又挑了个女儿为侧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