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想讨清闲,自然有下头的人帮着做,是个很灵活的职位。
寇骁知道他既然敢提出来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他祖父学识不一定很高,但名望还不错,应该能胜任。
“书院的规划图已经出来了,但一直没空去找地方,本王也忙,不如就交给老太爷吧他在闽州生活了几十年,对这每一寸土地都熟悉的很。”
寇骁见他有了主意,就回寇府把这事和老太爷说了,趁着今天老太爷心情不错,也许比较容易说得通。
老太爷一口茶喷了出来,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咳你你说什么”
一旁的丫鬟急忙给他拍背,良久才让他缓和下来。
老太爷一把推开丫鬟娇嫩的手,瞪着眼睛问寇骁“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寇骁无奈地看着他,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劝道“您年纪真心不大,还不到颐养天年的时候,这南越书院将来必定是各路官员选拔之地,这个山长的位置由我们寇家人来担任,不就等于重新把持政务了吗”
寇骁来的路上就想好说辞了,和他祖父说话,千万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直接说明好处,他肯定会心动。
果然,一听有这么个好处,老太爷眼睛都笑眯了,“还是你厉害,居然想到这么个主意,不过王爷能答应他好不容易把雷鸣赶走,能让我接手南越书院”
寇骁自然是要帮李煦说好话的,“当然同意,我们是一家人,寇家好大家都好,而且他之前就有这想法,只是没提出来而已。”寇骁偷偷换了个职位告诉老太爷,让他知道李煦心里是多么看重他的。
老太爷端正地坐着,轻轻点点头,“算他有眼光,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可不听别人瞎使唤,让我当山长一切都得听我的”
寇骁便拿出李煦画的书院设计图给他看,“其他还好说,但图纸必须用王爷的,王爷说了,要是您觉得哪里不好要改,跟他汇报一声,免得伤了和气。”
老太爷捧着图纸就不肯松手了,李煦的设计图线条明朗,连尺寸都有标注,什么地方做什么用也一一列明的,老太爷一看那规格就心动不已,这个南越书院一定能名垂千史而自己会成为这所书院的第一任山长,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他激动不已,当即就答应下来了,甚至好脾气地说“你去让王爷派几名能干的管事来,你放心,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知道这书院有多重要,不会胡来的,不懂的地方我会多问多听多想,一定把事情办好”
寇骁知道他这会儿正是激动的时候,把图纸留给他慢慢参详,又说了选址的事情,然后就回去了。
纪韩宇把信送出去后,心情低落了一整天,他自小受师傅教养,把他当成亲生父亲看待,没想到两人会闹到这一步。
他多次想写信去调节矛盾,但又怕他提起成亲的事情,一直没敢联系他。
有时候他想,也许自己也该成个亲,如此一来就没这后顾之忧了,他确定自己能做到对妻子从一而终,情之一事,毕竟不是生活的所有,他不是寇骁,更不是顺王,可以为了生活折腰的。
但多少有些不甘愿,尤其见到寇骁和顺王修成正果后,他偶尔也会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找到相伴一生的爱人,而不是娶个女人相敬如宾地过一辈子。
“大人,有您的信。”随从拿着一封信大步走进来。
纪韩宇随口问了一句“哪儿寄来的”
随从脸色怪异地回答“应该还是姜军师。”
得,又是那个讨人嫌的家伙,纪韩宇扶额,并不是很想拆他的信。
不过他上次的信中写了许多一路的所见所闻,像是一篇游记,特别引人入胜,他自己没机会出去,能借着别人的眼看一看这天下也是好的。
而且姜秋明非常擅长写故事,有时候他只写了一半,另一半说是要等下回分解,吊足了纪韩宇的胃口。
上回就是这样,信中提到了桂林有个小村庄,那里的村民有种骇人听闻的习俗,说是每个婴儿出生后都要抱到某座山里祭拜山神,要得到山神的许可这个孩子才能领回来,否则只能任由他在山上被野兽吞食。
纪韩宇看着毛骨悚然,但也知道各地尤其是偏远地方的某些习俗就是如此不可思议,简直灭绝人性。
姜秋明在信中说,他们一行人原本是想绕道而行,结果不小心遇到了这回事,他们将一名婴儿从狼群口中救了下来,然后怒气冲冲地去了那个村子寻找那孩童的父母族人。
之后的事情姜秋明没写,但他既然能把信寄回来,说明他们肯定已经过了那个村子,安然无事,写一半不过是故意吊他胃口,实在恶劣至极
“拿来吧。”纪韩宇伸手把信要过来,却忍住没拆,直到下衙回去后吃完饭沐浴后才躺在竹椅上打开那封厚厚的信件。
他想,他倒要看看,这姜秋明这次又会把故事断在哪里。
开篇免不了一番问候,然后见姜秋明在信中写道天气日渐炎热,桂林闷热潮湿,地广人稀,遍布林障,我们一行人中有十几人出现了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