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来得比预想中早。
一直到身边人提及,沈稚才意识到,原来是为了过传统节日。
每年春节的祝福视频都会提前录制,大概十月、十一月就已经准备好。沈稚的父母信基督教,所以不会过节,沈稚与姑父姑母不够亲近,也就没有回去的必要。
沈河和她的情况差不多。
于是都没怎么关照过这段假期。
离开剧组,就好像从一个世界脱离出来。沈稚玩着手机,电话响起时,她吓得抛起又接住。
副驾驶座上的丁尧彩分心瞥她一眼。
只见沈稚的神色霎时间变得很奇怪。
她犹豫了几秒钟才接通。
沈稚似笑非笑地听着电话,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单音节权当回应。挂断后,她好像松了一口气,又仿佛喝醉,就这么歪着身子倒在座椅靠背上。
“怎么了”丁尧彩问。
“呜哇。”她好像在学猫叫。
“我要去旧金山探亲,你今年也留下过年吗”丁尧彩没说的部分是“和沈河又各自在自己屋子里跨年之类的”。
沈稚很久没出声。
最后才说“会留下,但应该不会在家。”
“为什么”
“我爸妈回来了。”她说。
虽然,不是回来过年的。
吃外卖茶泡饭的时候,拆开一次性筷子的沈河说“我可以陪你。”
坐在他对面的沈稚一顿,半信半疑地问“你认真的”
“嗯。”他搅拌米饭,“你不想一个人去吧”
沈稚不太擅长应付自己的家人。然而身为外人,沈河却显得很无所顾忌。他那讨厌关心别人感受的特点在这种场合下极具优势,和沈河一起,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说白了就是能把责任全推到他身上。
父母亲下榻的酒店,姑父姑妈还有蓝翘的食宿,沈稚全部提前办理完成。她理了头发,又在旧衣服里挑挑拣拣,选了合适的装扮。
送过去的礼物里,沈稚负担了一半,沈河后来又添置了另一半。她跟他提
出要报销,他却不在意地说“不用”。
她的丈夫表现得像一个相当慷慨的多年好友。
进入酒店,乘电梯上楼,从头到尾,沈河与沈稚都一言不发。
当在指定楼层停下,沈河收起刚刚一直在用的手机,手臂绕过她的腰,搂着沈稚一起走出去。
这么多年,沈稚鲜少了解父母亲身处何方、过得怎样,只隐隐约约大致知道他们在做的事。
反正也就与神有关。
就像她的童年时期,他们离开家后所做的那样。
在曾经的种种不愉快过后,爸爸妈妈的朋友圈全都对她设置了不可见。谨慎起见,公司不让她擅自关注有宗教倾向的微博。所以,沈稚也只偶尔会浏览到他们的消息。
开门的是来拜访的客人,恰好也到要走的时候了。于是两边缓冲了一阵,沈稚这才进去,和阔别已久的父母亲见面。
就像沈稚只遇到过沈河家人几次一样,沈河对沈稚的家人也交流甚少。他们跟沈稚都不怎么亲热,更别提沈河。甚至有时候,因为他表现得热络些,他们的印象还更好。
“爸爸,妈妈。”沈稚说。
沈稚的父亲点点头,沈稚的母亲伸出手。她把手放上去。两个人握在一起,随后慢慢地坐下来。
“你气色不怎么好。”妈妈说。
沈河帮着回答“她才刚杀青没多久,忙了几个月。”
“那难怪。”沈稚的妈妈是个货真价实的美人,气质却比沈稚柔得多,轻轻抚摸她的手臂。
沈稚的爸爸也叹了一口气“孩子。”
沈稚的妈妈又说“之前去蒙古的时候,他们那边都在放你们的电视剧呢。”
“是吗”沈稚紧紧握着妈妈的手。
“应该是那个剧吧”沈河说着,极其有风度地朝沈稚微笑,“之前评选成对外交流项目的。”
沈稚的父亲又问“孩子,你和你的家人还健康吗”
沈河没来得及回答,沈稚说“都挺好的,只是他父亲去世了。”
只见沈稚的父母两个人齐刷刷地祈祷了一下,又去满怀慈爱地关切沈河。沈河笑着说“没关系”“不要紧”“已经过去了”,沈稚也说“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
他们聊了一会儿。
沈稚父母的特殊身
份使然,来拜访他们的人很多。沈河与沈稚不信教,所以非常贴心地提议先出去转转,等等再一起吃晚餐。双亲也欣然同意。
他们走进电梯。沈河靠在左侧,沈稚站在右边。起初也是安静,然后他忽然说“还好吗”
“嗯。”沈稚仰着头,轻轻舒了一口气。
“那就好。”他说。
电梯还没降下去。
沈稚说“我有时候总感到只有自己一个人。”
不如意门杀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