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别说村里人,就算是在镇上的家庭,能给孩子们用麦芽糖当甜嘴儿的零食的人家也不多。
苏小麦拿出一块糖,塞到一旁眼巴巴看着的小东的手里。
小东咽了口口水,没有立刻吃到嘴里,他举起手放到苏小麦的嘴边“姐也吃。”
这孩子别的不说,这有什么东西都记着让姐姐先吃的习惯还真让她心里熨帖。
她意思意思地掰了一小块麦芽糖放到嘴里,把剩下的一大块给了小家伙“姐姐吃了。”
小东开心得脸颊红扑扑的,把糖拿到手里,也不舍得一口全部吃完,就坐在板车上一会儿舔一口,十分珍惜。
牛车在生产队停下来,苏小麦帮着有福叔把车上的种子一起搬到了队里的仓库里才回家去。
苏家门口的大树下,有一群小孩子凑在一堆儿掏蚂蚁洞。苏小麦远远地走过去,还没出声,熊孩子们就一哄而散了。
只有苏壮壮苦兮兮地留了下来,战战兢兢地叫了一声“小姑姑”。
他眼睛和苏大嫂很像,都是小小的一条缝,眉毛也怂怂地耷拉下来,活脱脱一个倒霉孩子的形象。
苏小麦心情不错,便招了招手把他叫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剩下的那块麦芽糖,在苏壮壮骤然变亮的目光中掰成两半,其中一半递给了他。
小胖子有了吃的就什么都忘了,开心地舔着麦芽糖,狗腿儿地跟在苏小麦旁边。
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小胖子忽然想起了什么,看了眼苏小麦的脸色,停住了脚步。
“小姑姑。”他伸手拉住了苏小麦的衣角。
“嗯”
小胖子吞吞吐吐,又看了眼手里的麦芽糖,才下定决心,凑近她悄悄地说“我姥姥不想让你养猪了。”
他话学的不全,但苏小麦却能听明白很显然,不消停的刘老太又要开始作妖了。
回到家里,刘老太果然有些反常。
苏小麦出去了一天,要按往常,刘老太早该掐着腰捏着嗓子骂街了。
而今天,她不但没有说什么难听话,甚至还端出了一小碗盐炒黄豆出来“小麦,小东,你们回来了啊,这是大
娘刚刚炒的黄豆,你们尝尝。”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苏小麦面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手上却动作利索,飞快地把炒黄豆接了过来“那就谢谢刘大娘了。”
刘老太僵了一下,手才不甘不愿地松开。但想到待会儿要说的事,还是挤出个笑来“今天大娘做饭,你们刚回来,先回屋歇一会儿吧。”
苏小麦早就从小胖子那知道了刘老太的目的,当下一点也不紧张,就坡下驴“好。”
等她和小东在西屋里把一小碗炒黄豆分了个干净,也差不多到饭点了。
今天的气氛果然不同寻常,连坐在旁边的苏大嫂的小眼睛都显得不那么刻薄。
刘大娘殷勤地给苏小麦盛了一大碗粥,难得的还有几颗米粒。
苏小麦像是没看到一样,平静地接过来道了谢,就坐在桌前埋头吃饭。
哎,这高粱面饼子实在是难吃,不管吃了多久,她都习惯不了。
没等她梗着脖子咽下去粗糙的饼子,刘大娘和苏大嫂对了对眼神,咳了一声便开口了。
“小麦啊,今天煮的米粥可不多,你大嫂和我可是特意给你捞了一点稠的,我们都没舍得吃呢。”
苏小麦眨了眨大眼睛“哦。”
刘老太压住气急败坏的内心,接着说“小麦,外人不清楚咱们家里的是,你可要心里有数。你打扫可是真心待你的。”
“别人家的丫头哪个不得早早起床,又洗衣服又砍柴的”
苏小麦垂眸,心想这老太太脸皮可真厚,几个月前还堆了一盆衣服让自己洗呢,现在说法就变了。
铺垫的差不多了,刘老太才说“小麦,你看你在养猪场那边也干了不少天了,整天这么匆匆忙忙的,累得不行。”
“我和你大嫂琢磨着,让你一个小姑娘总是在养猪场里泡着也不是那么回事,这些天队里还不忙,你大嫂也闲着呢,干脆让她替你几天班。”
刘老太活道这岁数,也不全是撒泼过来的,她今天这样殷勤,又说了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如果苏小麦真是一个十四五岁的丫头,说不定还真以为她是好心呢。
可她到底芯子换了,刘老太的这番小算盘注定要落空。
不用想,要今天她真的答应了,让苏大嫂替
了她的活,过几天村里开始播种的时候,下地的就是她了。
苏小麦并不急着回答,给小东使了个眼色,两人呼噜呼噜地把碗里的粥喝完了。
“大娘,”她抹了抹嘴,抬起头来又是一副小白花的模样了“不用了。大嫂怎么会是闲着呢,家里这做饭洗衣的,哪一件不是累人的活”
她小脸儿板着,继续说“大嫂嫁进我们老苏家,还生了壮壮,已经是我们家的功臣了。我爹去世前就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