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章(2 / 4)

大娘还指点了一下他找工作去哪些地方容易找到,价格交易几何。

陆建军心里有了底,再找人问的时候就有底气多了,几个人的消息对比一下,没什么差错,那就是真的了。

他回到家,又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鼓起勇气先和两个兄弟商量一番。

他把城里的情况一说,确实和村里头聊天时候那男人说的差不离,五百块换一个工作。

虽然工作最开始可能就二三十块的工资,但以后涨上去,一个月能拿七八十都不一定,这是保本的好买卖。

城里人不是没人需要那些空出来的工作,但买得起人家家里面本就有工作,压根不需要,而需要工作的人,则绝大部分家里头拿不出这笔钱。

五百,一个人不吃不喝两年才能攒下,城里什么都要花钱,没有谁的工资真能攒着一分不花。

这是陆家的机会。

陆建国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听爹的。”

陆建党干脆一句话都没说,两个兄弟都想去城里,显然是要和爹说了,他听着就好。

晚上吃饭,陆建军作为发起人,率先试探他爹的意思。

“爹,您说城里面咋呀”

陆墨正准备夹起大丫给他的一块肉,听到问话瞥了一眼陆建军“还行吧。”

“爹,那你说咱们一家都搬去城里咋样”

陆墨咽下一口肉“不咋样。”

“为啥啊您不是说城里头还行吗”陆建军急了,他爹咋这样捏

陆墨“去了城里没蛇肉吃。”

二丫“不要去城里,蛇肉好吃”

陆建军“小丫头吃你的饭。”

几个丫头眼睛闪闪地盯着陆墨,这么多天来,这些小丫头心里精明得很,家里是爷爷说了算,爸爸叔叔都要听爷爷的。

“爹,城里不止蛇肉,还有猪肉牛肉羊肉,肉可多了,到时候您想吃啥就买啥”陆建军信誓旦旦。

陆墨看他就像看一个二傻子“吃啥买啥,不要钱啊”

陆建军张了张嘴,想说,平时看你过日子,也没想过省钱啊,你那买肉的劲头,家里头拦都拦不住。

陆建国孝道占了上风“爹不想去,咱们就不去。”

不过,他想小弟这几天对这事儿的关心,还是不忍心小弟失望,劝他爹“爹,小弟想去,要不让他去”

老三媳妇转了转眼睛,出声“主要还是为了几个丫头,村里学校没啥好老师,如果搬去县里,家里七个丫头都能在县里上学,现在又能考大学了,咱家不得要出七个大学生”

她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一拍大腿“爹您说是不是”

陆墨心想,这其实没错,以后为了七个小丫头他肯定要去县里甚至省城的,可现在不成,现在盯着陆家的人太多了,家里面又那么多人,去了县里他一个人虽然顾得过来,但不想那么累。

至于让陆建军一家搬到县城,顺带让七个丫头在县里上学,陆墨是脑子抽了才同意。

这不是把七个丫头往狼嘴里送吗

杨翠花现在手里有两百块,心里安定,别的她都不管了,在她的想法里,不管老头子怎么造,靠着她手里最后的两百块家里的日子都能过得下去,这是有了保底。

陆墨在家里很有话语权,他不同意,家里人就算再怎么想,也不会反对,钱在老爷子手里握着,谁敢不听

至于心里有没有怨言

老爷子说了,城里人都识字,他们要是不认字,进去城里头连厕所都找不到,先认识,多学点知识,这样他才有脸带进城。

于是,陆家一家人,除了几个丫头,陆建国三兄弟和三个媳妇全都被拉来学习了。

高考已经结束,村里的知青多少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感觉没希望的或者死心或者准备下次再战,陆墨又不是请什么名讲师,他只要家里面的人识字会算数,就挑了两个性子好的知青过来教。

大冬天地里没活计,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火,两个知青听说就教人学几个字,每天还有肉吃,都非常乐意。

陆墨自己都跟着学学划划,陆建国几个再头疼也必须着努力学习,他们爹那么大把年纪了都学得比他们快,他们这脸面往哪儿放啊。

于是,陆家陷入了疯狂的学习氛围中,连带着杨翠花都学了不少字。

村里之前开展过识字班,但没人重视,每天地里刨食就累得够呛,哪里有力气去学什么字

现在陆家吃好喝好,一个个养得白白胖胖,再说什么没精力,陆墨就不给肉吃了。

吃惯了几个月的肉菜,乍然来一顿玉米糊糊纯野菜,这日子简直不能过。

家里头谁也不敢不听老爷子的话了,一个个铆足了劲地学习。

一连一个月,百以内加减没问题,乘法口诀表也会背,基础的字学了大半,一个个恨不得走出去显摆显摆。

不过,农村里没什么地方能让他们显摆的,陆家人更渴望去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