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4 / 6)

实了,平常不声不吭的蹲在角落里,一旦有脚步声传来,立马警觉的站起来,若是熟悉的,它又会继续安静的蹲回去。

反正,杨冬燕觉得自家啥都是好的,连养的狗子都比别人家的强一些。

“猪崽你说对不多出去走走,能涨见识肯定不是坏事”

猪崽张开嘴巴,吐字清晰的道“吃”

杨冬燕一头黑线,心说这崽子也真是没救了,教了她那么多话,唯独这个“吃”说得是又快又好又清楚。

“不是吃,是事”杨冬燕纠正道。

猪崽迷茫了一瞬“不给吃”

行叭,不给吃就不吃呗,猪崽是个好猪崽,今个儿天气很不错,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既然不给吃,猪崽就两眼一闭,一秒入睡。

杨冬燕

她终于感受到了两辈子的倒霉儿媳妇面对她时的那种无力感。

道理讲不通,又不能骂人,更不能上手抽她。

还能咋样

憋着呗

“猪崽哟猪崽,奶觉得你就是替你娘来报仇的。”杨冬燕嘀嘀咕咕的说着,又开始盘算倒霉儿子啥时候能把她要的书供上。

饶是她没念过书,也知道抄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当然也不难,主要就是费时间。

也因此,这不春耕都结束了,她都没急吼吼的捞供品,为的就是多给倒霉儿子一点儿准备的时间。

至于会不会耽搁了儿子的正事

她死了才两年呢就算所谓的三年孝期是按照二十七个月算的,那永平王府也还没出孝。

孝期之中能有什么事儿哪怕是为了儿孙的婚事,那不是还有她儿媳妇在吗

儿子不忙,闲得很呢

被杨冬燕单方面的定性为闲得很的永平郡王以及他二弟,这会儿正在书房里用功呢。

抄书这回事儿,严格来说确实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要本身识字,抄写哪来的难度且不说二老爷本就是二榜进士,单说王爷好了,他是擅武,那也是好好念过书的,哪怕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誊抄绝没问题。

就是累。

又累又枯燥。

这个时候,王爷就想起了他兄弟。

不是二老爷,是三老爷。也就是永平王府里唯一的一个庶出老爷,刘三老爷刘诚。

同样都是兄弟,哪怕刘三并非是从老太太肚皮里爬出来的,那不也是老太太的儿子身为儿子,怎能不孝顺娘呢

于是,誊抄书籍的人又多了一个。

刘三老爷也是读书人,当然打小上的族学,既不像王爷那般打小由老王爷盯着练字习武,也不像二老爷那般萌祖荫得以去国子监念书。他就是那种特别普通的人,说好听点儿就是啥都会一些,说难听点儿就是文不成武不就的。

可那也不妨碍抄书对不对

再说这庶出的刘三老爷都加入了,府上其他男丁逃得过

世子得来吧老太太生前最看重的就是大孙子了

还有刘侾,他可是老太太生前放在心尖尖疼爱的幺孙

杨冬燕决计不会想到,就因为她没说清楚想要什么书也不是她没说清楚,而是她不知道究竟有哪些书造就了后来的永平王府众主子集体抄书的壮观。

又说这男丁们都抄书了,女眷

女眷凭啥就能独善其身

穷苦百姓之中,鲜少有能上得起学的,男子尚且如此,女子就更不用说了。

但在世家大族之中,无论男女到了年岁都是要上学的。当然肯定不在一起,男子上的是族学,女子则由专门的女先生来教导。学的内容也是截然不同的,只除了最初几年的启蒙读物差不多,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男子学的是经史子集,所求则是科举出仕,更进一步则是为官之道。

女子学的是诗词歌赋,所求是为自己添几分书香气息,更进一步却是图才女之名。至于管家理事,多半是出嫁前一两年才学的,也是粗通,毕竟绝大多数的事情是有专人管的,便是当家主母也没得将所有琐事揽在身上的。

可即便所学不同,但共通点还是有的。

认识字,且会写字。

那不就得了一起抄书呗

抄书也就罢了,因为身处国都南陵郡,宫里的太后娘娘又是个信佛之人,不少世家女眷都常抄写经书,或是供在祠堂里,或是拿去寺庙烧了,总归也经常做抄写一事。

可问题在于,王爷让王妃誊抄几份字帖。

存心为难人对不对

字帖这玩意儿是随随便便就能誊抄出来的抄字容易,你当将字形都临摹出来也很容易吗没个多年练字功底,能行

可王爷坚持道“既然老太太有心向学,字体便也是重中之重。你身为长媳,不该为老太太辛苦一番,临摹几份适合女子使用的字帖吗”

王妃

看出来了,王爷您真不愧是老太太亲生的。

尽爱出馊主意折腾人不说,套路还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