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
自从搬到镇上后,韩家岗好多事情叶氏只能从二房那边打听。
韩敬奇一边搬木炭一边和叶氏等人说话,“三弟妹,咱们族里最近发生了一件大
事。”
叶氏连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韩
敬奇笑了,“敬堂大哥带着他两个弟弟一起开了砖窑”
黄茂林惊道,“果真头先我还和我阿爹说过这事儿,开砖窑可不容易,没有家底
干不起来,就算有家底,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韩敬奇继续回答他们,“听说是敬博帮忙找的烧砖师傅,他们家兄弟多,又有一堆
儿子,说干就能干起来我听说,年前就是把砖窑建好,年后才开张,到时候需要不少
劳力,我还准备带着明辉去干几天。”
叶氏听到消息非常高兴,“这可真不错,这砖窑一开起来,不光七叔家能发财,族里很多人也能跟着喝口汤。”
韩敬奇送过了木炭就回去了。
两天后,叶氏带着明朗往秦家去了。走之前,叶氏过来找梅香,把油坊和弟弟妹妹
明朗给学堂里的孩子们放了五天假,兰香会做饭,明盛带着妹妹住在家里,害怕到
不至于,但叶氏仍旧不放心,让梅香每天去看一看,若有人来买油,帮着招呼客人。
叶氏走后,梅香每天上午都会过去,她把慧哥儿交给兰香带,自己照看油坊。
明盛见阿娘和大哥都不在家,主动承担起了很多责任。他虽然整天读书,对家里油
五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叶氏很快带着明朗回来了。
经与秦先生夫妇商议,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冬月。
叶氏一回来,梅香就不用每天都过去了。这几日天晴了,地面都晒干了,镇上的人
又变多了。
喜馍订单忽然一下变多了,乔迁的、过寿的、生孩子的、娶儿媳妇的,临近年底,
办喜事的越来越多。
梅香再次忙碌了起来,黄茂林这边也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这一日下午,黄茂林正在豆腐坊里忙活。忽然,隔壁的铃铛声响起,他急忙赶了过
去。
把窗户一打开,只见外头站了一位穿着得体的青年汉子。
黄茂林笑着问他,“这位客人,请问您需要些什么”对方也笑着回答他,“黄掌柜,在下姓陈,特来向黄掌柜拜师学艺。”
黄茂林愣住了,他并没有招学徒的打算,且这人穿着得体,看年纪比自己还大,也
不像是能做学徒的。
黄茂林眯了眯眼睛,“这位客人,您说笑了,我不过是个磨豆腐的,岂敢说教授徒
弟。”
对方向黄茂林拱手,“黄掌柜,在下所言非虚。在下与黄掌柜是同行,黄掌柜的香
豆腐名声都传到我们那里去了,我特意来学,还请黄掌柜不吝相授。”
黄茂林不说话,他在猜测此人话中有几分可信。
就在黄茂林沉默的时候,对方又道,“黄掌柜,在下赶了几十里路过来,不请我进
去喝杯茶吗”
黄茂林笑了,“远来是客,请进”
说完,黄茂林去门楼里把他迎了进来。
二人一起去了堂屋,梅香正在跨院里和郭家姑嫂一起做喜馍,听见正院
里有动静,她跑过来看了看。
黄茂林对梅香说道,“这是外县的陈掌柜,陈掌柜,这是内子韩氏。梅香,你去给
陈掌柜倒杯茶,我们一起说说话。”
梅香点了点头,给二人倒了两杯茶,又回到跨院去了。
陈掌柜也不含蓄,开门见山对黄茂林说道,“黄掌柜,我诚心拜师,连束脩都准备
黄茂林客气的笑,“陈掌柜,这香豆腐是我一家的买卖,目前还没有收徒弟的打
算。”
陈掌柜喝了一口茶,“黄掌柜,明人不说暗话,我不是本县人,我学会了做香豆
腐,也不会影响黄掌柜的生意。”
黄茂林喝了一口茶,不再说话,他想知道陈掌柜到底有多少诚意。
陈掌柜继续说道,“黄掌柜,我知道香豆腐是你的独门生意,自然不想外传。这
样,我出二十两银子,算是买您的秘方,您意下如何”
黄茂林笑了,“陈掌柜,你这诚意可不够。”
陈掌柜咬了咬牙,“三十两,如何”
黄茂林放下茶杯,“五十两”
陈掌柜吃了一惊,“黄掌柜,您这要价也太高了”
黄茂林笑了,“陈掌柜,五十两是最低价了。而且,您还得与我签个契约,不能在
荣定县之内卖,否则,罚银一百两。”
陈掌柜瞪大了眼睛,“黄掌柜,您这香豆腐一个月才能卖几两银子呢”
黄茂林摇头,“陈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