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香进来了,郭舅妈笑着对她说道,“看这样子怕是要下雪了,今年这雪来得倒
挺早。”
郭二姨点头,“可不就是,今儿早晨起来我家门口的池塘都结冰了。梅香,要是下
雪了,你们家总不能还是天天出门卖豆腐,你公爹年纪也不小了,雪天路滑,少出去两
趟也无妨。”
梅香也点头,“是呢,冬天办喜事的多,咱们把喜馍做好了,少卖一些豆腐也无
妨,就是要辛苦舅妈和二姨了。”
正说着话,淑娴来了,梅香把孩子递给了她,然后和郭舅妈二人一起做喜馍。
说什么来什么,午饭还没吃完呢,天上就开始下起小雪。
前一阵子,黄茂林和梅香一起趁着还没下雪,又去山里砍了很多柴火,家里柴房堆
的满满的,跨院的角落里也堆了许多柴火。有了这些柴火,烧到过年都不用愁。
自从搬到镇上以后,家里的豆腐每天卖的比以前更多。从早到晚,总是有人到家里
来买豆腐。
且这些日子以来,镇上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是背集,来来往往的人都没断过。
除了卖豆腐,黄茂林还要接喜馍单子,帮着卖木炭,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梅香倒是没有以前那么忙碌了,她离娘家近,回去榨油也方便,卖木炭的事也不用
她管,偶尔跟着郭家姑嫂一起做喜馍。这一日下午,外面仍旧下着雪,梅香闲着无事,把家里的腌菜缸看了看。前一阵子
因为忙碌,梅香没有做多少腌菜,里面都快空掉了。
看过了腌菜缸,梅香觉得有些冷,就在西耳房烧了个火盆。
慧哥儿已经八个多月了,刚睡醒起来,梅香给他把了尿,喂他喝了两口奶,母子两
过了一会之后,梅香觉得无聊,让黄茂林把火盆搬到了倒座房里,一家三口一边烤
火一边说话,顺便招呼上门的客人。
慧哥儿的口水流的特别厉害,他已经长齐了四颗牙,特别喜欢咬东西。
不光喜欢咬东西,他还喜欢到处乱爬。原来是让人抱着他到处走,但梅香和黄茂林
现在他自己会爬了,虽然爬的还歪歪扭扭,若是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立刻就要下地,自己爬着去找东西。
刚开始梅香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东西让他爬,慢慢的,他不满足那一小块地方,开始
越界。
一旦越界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竟往桌子底下和凳子底下爬。爬着爬着,一个不小
心磕到了脑袋,立刻撇嘴就开始哭。等哭过了,又要去爬。
眼见着棉袄都爬脏了,梅香无奈,只能给他做了个厚罩褂,又在膝盖上缝一块耐磨
的厚布,让他爬去吧。
黄茂林抱着慧哥儿在倒座房里跑来跑去,慧哥儿高兴的咯咯直笑。梅香往火盆里扔
了一个红薯,等烤熟了之后,一家三口一起吃。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这才几天的功夫,路上的积雪都快有膝盖高了。房顶上,地面
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黄茂林每天都要把大门口和院子里的积雪铲一铲,这头刚铲完毕,那头又接着下。
一家三口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倒不觉得冷。慧哥儿虽然光着屁股,但小孩子屁股上
三把火,也不用担心。
第二天上午,梅香抱着孩子回了娘家。正好,周氏过来给学堂送菜。
梅香按照市价从周氏那里定了一担菜,大白菜、萝卜、雪菜和夏天剩的辣椒,每一
样都要了一些。
周氏当场答应了,“你只管放心,明儿我我就给你送过来。”
说完,周氏又摸了摸慧哥儿的小胖手,忍不住夸赞道,“这孩子长得真可人疼,多
好啊”
叶氏在一边笑了,“二嫂不要急,明年你也可以抱孙子了”
周氏小声说道,“才两个多月呢,我还没往外头说。”
梅香高兴的说道,“这可是喜事,恭喜二伯娘。”
周氏也高兴,“可不就是,我都盼了好几年了,总算盼来了。”
叶氏笑道,“好饭不怕晚,二嫂不用急,有了这一个,后面都是成串儿的。”
叶氏把慧哥儿抱进怀里,“我准备过几天就带明朗去秦先生家里,先把婚期定下
来,顺道看一看玉茗。”
梅香又问周氏,“二伯娘,莲香也不小了,茂松家里有没有来商议婚期”
周氏小声说的,“前几天给我们带话,说是过一阵子就来商议这事儿,我估计过了
年就差不多了。”
三个人说了一些家里的琐碎事情,周氏先挑着空担子回家去了,梅香也抱着慧哥儿
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韩敬奇冒着风雪又送来一批木炭,叶氏听说后,带着兰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