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愚也”石城之中李鸿祖对身边的常凤说到,语气中微有叹息之意,好像他真的是恨铁不成钢一样。
李鸿祖是石城县令他就是当初那个许盈和羊琮、裴庆出豫章去建邺时在驿站遇到的赴任县令。只是不同于许盈,去了建邺后先是守孝,又是定品,再出仕。任职的官位也从县令急速攀升,先是尚书郎,然后火速提拔成丹阳尹。临到最后,还因为练军之事做的漂亮,兼捞到了军功,拿到了卫将军的号。
虽然卫将军在此时已经是虚衔,但依旧是有着不小的价值的
如果不是许盈有急流勇退之心,家上遇到守孝,这会儿离开了建邺。哪怕是有人想要打压许盈,许盈这个时候也能换一个更高的位置打压归打压,这终究只是一些人的想法啊,还有一些人要捧着许盈呢再者,建邺那边的局面瞬息万变,谁又知道过上一年半载会有什么变化说不得过一段时间,原本打压许盈的人就变成可以合作的盟友了。
哪怕是最坏的局面,许盈大概也能得一个明升暗降还是在高位里打转转。
相比起许盈的境遇,李鸿祖的情况就是另一回事了。大概是当初得到县令之位已经用完了运气,之后十余年他竟未能更进一步。
李鸿祖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至少比此时许多尸位素餐的人要有能力的多一开始他并不熟悉庶务,不懂怎么成为一县主官,但身位一个胥吏的儿子,他到底是有些底子的,很快就成为了各方面素质都达标的县令。
做到这一步之后,李鸿祖一开始是想做一个好官的。他是有很重的私心,想要不断往上爬,是纯粹的权力动物没错但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不坏的人他在三吴老家的时候,家里有个做小吏的父亲可以鱼肉百姓,但那样说到底也是生活所迫
作为小吏之子,李鸿祖的生活也就是比普通百姓好一些,真要说起来他也是被不公正对待的人不然,以他的资质,他本可以拥有光明、平坦的
多的前途根本不必冒险来这因为民乱变得极其危险的石城做县令,在一开始的一段时间,他是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官
那段时间他睡觉的时候都得在褥子下方一把剑防的就是有贼人杀入衙署,了结了他这个县令。
显然,对于一些希望能浑水摸鱼获得利益的人来说,石城没有县令比有县令更方便他们行事。
身为受害者,李鸿祖一开始并没有抽刀向弱者。只要境况好一点点,他那刚强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他决心做点儿什么、改变点儿什么正是出于这一想法,那段时间他背后捅了地方豪强。
一开始他好像是个适合合作的县令,有什么事都很配合,这让地方豪强的警惕心大大降低了。这样,捅那一刀的时候也格外痛对于李鸿祖来说,成果就是石城很多倍隐匿的人口重新出现在了户籍上,而与此同时,在户籍上存在,但实际上又没有的官田跟着出现。
其实就是私人占官家的便宜,用各种手段侵占了官田罢了。
这些官田刚好可以分给那些重新出现在户籍上的人口这可比让他们开荒好多了,开荒是有成本的,时间和物质都需要那些刚刚从隐匿人口其实就是庄园主的农奴转为良民的百姓,哪里付的出这样的成本
靠着这一手,李鸿祖大大得罪了豪强,同时也得到了县中普通百姓的支持普通老百姓或许没有那么关心生存以外的事,说不定换了个县令他们还不知道但有些事一旦传扬出来,他们也是知道好歹的
为什么历史上总有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的故事流传,百姓们津津乐道因为在古代社会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得到一个青天大老爷,那也是天大的幸运了好像买彩票中奖有这么一个,至少能好过几年,而后还有遗泽一些政策、一些工程会在离任之后造福百姓。
普通百姓的支持在当下是最没用,又最有用的说没用,这些百姓被势族和豪强鱼肉,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根本不用指望他
们能帮忙顶住豪强的压力,分担李鸿祖面临的困境。而说有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到底这些老百姓只是缺一个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的人而已一旦得到有力的安排,那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李鸿祖恰巧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能力,能将百姓组织起来的人
在几年的拉锯中,李鸿祖没赢,石城的地方豪强也没有,到后来双方合流了这样的结尾充满了现实的无奈,但身处其中的人很难感受到这种媾和,或者绥靖之后,自己失去了什么。
到现在,李鸿祖依旧是一个有理想的官员,但他确实越来越像当世官僚体系中的一份子了。如果不仔细辨认的话,根本分辨不出他来当然,这也就是看起来而已。在资质还没有消磨殆尽之前,他骨子里依旧有着此时官僚没有的狠劲儿,以及与狠劲儿相匹配的、不断往上爬的野心。
只是事与愿违,他总想往上走,却总不能如意。
他是个没根底的小县令,哪怕是将石城治理的不错,比很多县令都表现更好,但轮到升官总是没有他一般来说,他这样的县令,都会在任职时结交本地豪强和权